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银宫翠岛烟霏霏,珠树玲珑朝日晖。
神仙望见不得到,却逐回风何处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开篇"银宫翠岛烟霏霏,珠树玲珑朝日晖"两句,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营造出一片神秘而又光彩夺目的仙境意象。其中,“银宫”暗示仙界之宏伟,“翠岛”则展现自然之美丽;“珠树玲珑”形容珍宝之多,且排列得井然有序;“朝日晖”则是对阳光照耀下的景色描写,彰显了一种明媚与温馨。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
紧接着,“神仙望见不得到,却逐回风何处归”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仙境的向往和追寻之情。这里的“神仙”指代仙界中的神灵或仙人,而“望见不得到”则表达了诗人对此种境界的渴望与不可得。最后一句“却逐回风何处归”,则表现出一种无奈和迷茫,似乎是在询问,即便是追随着那带走仙气的风,也不知应该回到何处去寻找那种仙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凡尘、追求永恒和美好世界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感慨,以及对未知和渺茫所在的探寻。
不详
又字化光。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马嘶白日暮,剑鸣秋气来。
我心浩无际,河上空徘徊。
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寻常纵恣倚青春,不契心期便不亲。
今日烟波九疑去,相逢尽是眼中人。
孤棹迟迟怅有违,沿湘数日逗晴晖。
人生随分为忧喜,回雁峰南是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