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九)》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蕴含了深沉的历史感慨与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黄龙苍兕各成尘,云物犹依故国新。”以“黄龙”和“苍兕”象征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国家的辉煌,如今都已化为尘土,而“云物”则比喻新的事物或景象,虽在故国之地,却呈现出一种新生的面貌。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新旧交替的思考。
颔联“击楫临流虚往事,据鞍雄盻又何人。”“击楫”典出《晋书》,指东晋名将祖逖北伐,誓师时击楫立誓,此处借指历史上英雄豪杰的壮志未酬。“据鞍雄盻”则描绘了骑马驰骋、目光炯炯的形象,暗示着对当前时代缺乏这样的人物感到遗憾。
颈联“三灵此日应移卜,五岳何年复贡珍。”“三灵”指的是天、地、人三者,此处可能暗喻国家的命运或统治者的权威。“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常被用来象征国家的稳固和繁荣。这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恢复往昔盛世景象的渴望。
尾联“记得斗牛曾伐岁,越王勾践合焦唇。”“斗牛”是中国星宿之一,古人常以此来象征国家的命运或战争。这句诗回顾了历史上的战争与冲突,特别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以此提醒人们不忘历史教训,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个人理想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