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禅者求偈(其二)

玉偈金言一扫休,已灵不重圣何求。

无常煞鬼难吞处,祇为渠侬得自由。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至禅者求偈(其二)》由宋代僧人释怀深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理。诗中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旨在探讨修行与解脱的真谛。

首句“玉偈金言一扫休”,以“玉偈金言”比喻高深的佛经教义,暗示这些教义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被误解或过度依赖,因此“一扫休”,意味着不应拘泥于文字表面,而应深入理解其内在精神。

次句“已灵不重圣何求”,进一步阐述了对圣贤之言的态度。这里的“灵”指灵性、智慧,“已灵”意味着已经领悟了某些真理,因此不再盲目追求外在的权威或圣人的教导,而是依靠自己的内心智慧去探索和实践。

第三句“无常煞鬼难吞处”,使用“无常煞鬼”这一形象化的表达,强调生命的无常性和变化,暗示修行者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时,不应被恐惧或困扰所吞噬,而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最后一句“祇为渠侬得自由”,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修行的目的在于获得心灵的自由。这里的“渠侬”泛指所有寻求解脱的人,强调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的解放,摆脱束缚,实现真正的自我。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禅宗修行的核心理念——超越文字、直击本心、顺应无常、追求心灵自由。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道智更衣参学求偈(其一)

未见虚空解讲经,个中切忌计工程。

蒲团七个坐不破,岂可等闲明死生。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道智更衣参学求偈(其二)

妙句玄言一切休,只看露地一头牛。

忽然鼻孔芒绳断,吼月耕云便自由。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刚监院遣小师子文包山下书文别求偈兼示刚公

一叶轻舟泛太湖,西山来觅老僧居。

归家好为力生说,林底安闲是坦途。

形式: 七言绝句

法照大师求偈

戴角披毛老牸牛,牵犁拽杷几经秋。

脚跟终不随人转,鼻孔辽天得自由。

得自由,洞庭湖里冷啾啾。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