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听琴再叠前韵》由明代诗人蒋冕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听琴时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一听西川拥鼻吟,悠然古意未销沈。”开篇即以“西川拥鼻吟”这一形象描绘出听琴时的场景,仿佛在西蜀之地,有人低吟浅唱,那声音悠扬而古朴,让人心中涌起一股悠然之感,这份古意并未随时间消散,反而更加深刻。
颔联“空山落木三秋景,老鹤孤鸿万里心。”进一步展开画面,将听琴的感受与自然景象相结合。空旷的山林中,落叶纷飞,展现出秋天的景色;一只老鹤和一只孤鸿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象征着深远的心境。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孤独与深远情感的追求。
颈联“庄叟漫誇渔父圣,伏波终怯武陵深。”借用典故,引用了《庄子·外物》中的“庄子钓于濮水”,以及《后汉书·马援传》中的“伏波将军马援”。庄子夸赞渔父为圣人,但伏波将军却畏惧深入武陵,这里诗人以庄子与渔父的对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尾联“越裳杳杳徛兰远,空谷能无感足音。”以“越裳”(古代南方国家)和“空谷”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绪。远处的兰花在空旷的山谷中显得格外遥远,仿佛是某种难以触及的理想或愿望。最后一句“空谷能无感足音”则表达了即使在寂静的山谷中,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回响,强调了内心情感的共鸣与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听琴体验的描绘,结合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