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侄从戎云南兼柬居掾史

我祖自南渡,世为盐官人。

家传安定谱,子孙多搢绅。

嗟汝英妙年,从戎万里道。

断蓬离本根,骨肉岂相保。

忆汝别家曰,妇病在膏肓。

小妹应门户,两女才倚床。

一年一得书,见书如见汝。

蹉跎十五年,阅尽寒与暑。

昨者奉军帖,仓卒暂还家。

两女上堂拜,不识去时爷。

朝纺木棉花,夜织机中布。

裁为身上衣,梦绕天南路。

天南有名将,云是汉嫖姚。

威声振夷夏,勋业著皇朝。

汝今向前去,勿恋故乡住。

生入玉门关,会当有奇遇。

乌啼海东树,落月在城头。

送汝北郭门,霜花满征裘。

千金买宝刀,岂若聊城箭。

鲁连倜傥生,何曾叹贫贱。

洞庭秋水落,三峡夜猿哀。

船过瞿唐口,还经滟滪堆。

严程不可缓,别去关山远。

缩地恨无方,我肠辘轳转。

辕门有知己,远惠白象梳。

琼瑶无以报,为我谢区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奎所作的《送侄从戎云南兼柬居掾史》。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侄子从军云南的情景,充满了对侄子的关切和勉励之情。

首句“我祖自南渡,世为盐官人”,点明家族背景,暗示了诗人的身份和侄子从军的背景。接着,“家传安定谱,子孙多搢绅”两句,表达了家族的荣耀和期望。

“嗟汝英妙年,从戎万里道”两句,直接点题,表达了对侄子从军的感慨和担忧。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述侄子离家时的情景,以及家中亲人对他的思念,展现了亲情的深厚和对未来的忧虑。

“昨者奉军帖,仓卒暂还家”两句,描述了侄子突然返回家中的情景,以及家人见到他时的惊喜与陌生感。“朝纺木棉花,夜织机中布”两句,描绘了家中女性成员的辛勤劳作,体现了家庭生活的不易。

“天南有名将,云是汉嫖姚”两句,赞美了侄子即将前往的战场上的将领,同时也寄寓了对侄子的期望和鼓励。“汝今向前去,勿恋故乡住”两句,直接劝告侄子要勇敢面对挑战,不要留恋家乡。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想象侄子从军途中的景象,表达了对侄子安全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乌啼海东树,落月在城头”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送汝北郭门,霜花满征裘”两句,描述了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侄子的不舍。

最后,“千金买宝刀,岂若聊城箭”两句,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侄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在战场上展现出卓越的才能。“鲁连倜傥生,何曾叹贫贱”两句,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激励侄子要保持高尚的品格和不畏艰难的精神。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侄子从军的担忧和勉励,也有对家族荣誉的自豪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侄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东既白上人之京

旭日东方来,起送东既白。

山笠野云深,田衣江水碧。

去登千里道,归化三生石。

鹤羽振高飙,迢迢望飞锡。

形式: 古风

送浙江佥宪金台王公考满之京

王公希代宝,本自金台人。

素抱匡济略,华年登要津。

布衣谒万乘,意气干青云。

恩承凤凰诏,擢为乌府臣。

钱唐古都会,一水东西分。

三年持玉节,远迩劳咨询。

冰壶贮秋月,藻鉴无纤尘。

兹焉考嘉绩,封章朝紫宸。

天子坐南面,视听自下民。

苟乏耳目官,上天何由闻。

公今司献纳,一一请具陈。

某郡山水美,某州风俗淳。

某守贪以墨,某吏清以仁。

某田足禾稼,某冶饶金银。

某灶可淅卤,某营可屯军。

某曹奸且黠,某士才更文。

里巷某贞节,岩穴某隐沦。

忠良荐某辈,淫祀黜某神。

虎拜伏阙下,正及鸡鸣晨。

天颜动微笑,孰不荷陶甄。

维时晴雪后,吴水碧粼粼。

张帆南斗下,伐木大江滨。

我亦刍荛者,斐词公勿瞋。

愿言宣大化,四海回阳春。

形式: 古风

题晓峰

在山不见山,出山山更好。

披衣五更起,山色入门早。

空翠落琴床,晴光动林表。

自有天地来,万仞青不了。

寄言山中人,古今亦昏晓。

形式: 古风

送叙班刘南奎还临江省亲

日出狮峰顶,鹊鸣庭树枝。

慈母出门望,儿从天上归。

一别十三年,母子隔远道。

不忧岁月深,但恐母年老。

儿仕大鸿胪,母在高堂居。

有禄不得养,问安徒寄书。

儿今乞归省,诏许还乡井。

暂经洪都门,遥指白云岭。

一笑偶相逢,论诗铁柱宫。

相逢即相别,挂席趁回风。

回风吹五两,南浦春波长。

就船买鲤鱼,沿月棹歌响。

登堂进流霞,更栽萱草花。

百岁母身健,愿儿长在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