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臻师二首(其二)

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

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在无尽的苦难中迷失方向,还未找到出路。
从东方算起,这样的地方又有多少呢?

鉴赏

这两句诗是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送臻师二首(其二)》。诗中的意境深邃,语言凝练,蕴含着浓厚的佛教色彩。

"苦海迷途去未因" 这一句,通过“苦海”比喻世间的痛苦和困惑,“迷途”形容人在尘世中迷失方向。诗人表达了对脱离现世苦难、寻求心灵救赎的渴望。这里的“去未因”,则是指尚未找到解脱之道。

接着的"东方过此几微尘",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境。“东方”在佛教中往往象征着光明与觉醒,“过此几微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诗人可能在表达对世间短暂、瞬息万变的感慨。

最后两句"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则是诗人对于未来解脱的憧憬。在这里,“百亿莲花”象征着莲花座,即佛教中的极乐净土,而“见佛身”则是指在那种境界中能够亲睹佛陀的真身。莲花在佛教中象征清净和智慧,诗人渴望能登上这样一片纯洁之地,与佛陀相见。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世间苦难与极乐世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救赎的深切愿望。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钧天

上帝钧天会众灵,昔人因梦到青冥。

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闺情

红露花房白蜜脾,黄蜂紫蝶两参差。

春窗一觉风流梦,却是同袍不得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席上作

淡云轻雨拂高唐,玉殿秋来夜正长。

料得也应怜宋玉,一生惟事楚襄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海上

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

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