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送陈公甫膺聘之京》。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陈公甫即将赴京任职的惜别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坚守道义的人生态度。
首句“势利不我惕,贫贱不我戚”表明了诗人对功名利禄和贫富变化的淡泊态度,他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也不因个人的得失而忧愁。接着,“委曲义理途,飘然若无迹”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追求真理、坚守道德的原则,他的行为如同在道德的道路上飘然而行,不留痕迹,展现出一种高尚的品质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问我今行藏,而我亦未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人生道路的不确定性和探索精神,他并不完全清楚自己的未来走向,但这种不确定性并未让他感到迷茫或恐惧,反而激发了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最后,“偏舟倚江沙,浩歌秋月白”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画面:诗人独自乘着小船停靠在江边沙滩上,对着明亮的秋月放声高歌。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洒脱,也象征着他面对离别时的豁达与从容,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道德的坚持,以及面对人生变故时的超然态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