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江南曲八首(其四)

皓如楚江月,霭若吴岫云。

波中自皎镜,山上亦氛氲。

明月留照妾,轻云持赠君。

山川各离散,光气乃殊分。

天涯一为别,江北自相闻。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文]韵

翻译

明亮如楚江夜晚的月色,朦胧如吴地山峦的云雾。
水中倒映着皎洁的月影,山间弥漫着云气缭绕。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我,轻盈的云朵赠予你。
山水各自分散,光芒和气息却有所不同。
我们在天涯海角分别,你在江北能听到我的声音。

注释

皓:明亮。
楚江月:楚地的江面月亮。
霭:朦胧。
吴岫云:吴地山上的云雾。
波中:水中。
皎镜:清澈如镜的月影。
山上:山间。
氛氲:云雾缭绕。
明月:明亮的月亮。
照妾:照耀着我。
轻云:轻盈的云朵。
赠君:赠予你。
山川:山水。
离散:分散。
光气:光芒和气息。
殊分:不同。
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
江北:长江以北。
相闻:互相听到对方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作品,名为《相和歌辞·江南曲八首(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景象的描绘与对离别之情的抒发。

"皓如楚江月,霭若吴岫云。波中自皎镜,山上亦氛氲。"

开篇便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秋夜景象:清澈的月光犹如挂在天边的大镜子,映照着水面,使得波光粼粼;而远处山上则笼罩着轻柔的云雾,这种对比强调了月亮与周遭环境的和谐共生。

"明月留照妾,轻云持赠君。"

诗人在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月光赋予意志,让它停驻在所思之人的窗前;而轻盈的云朵则被比作诗人送给远方亲友的情感礼物。这两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

"山川各离散,光气乃殊分。"

这一联转折自然,指出大自然中山川的隔绝与光影的不同分布,暗示着人间的分别和情感上的隔阂。

"天涯一为别,江北自相闻。"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天边相望而不得见的凄凉,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空间距离的精神共鸣。诗人通过这种对立统一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深切的情感,即便是远在天涯,也能心灵相通。

整首诗通过月亮、云朵、山川等自然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美景与离别之情的独特感受。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融入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是一首集观赏性与抒情性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40)

刘希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一名庭芝,汉族。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 字:延之(一作庭芝)
  • 籍贯: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
  • 生卒年:约651年-约680年

相关古诗词

相和歌辞.江南曲八首(其八)

忆昔江南年盛时,平生怨在长洲曲。

冠盖星繁湘水上,冲风摽落洞庭渌。

落花舞袖红纷纷,朝霞高阁洗晴云。

谁言此处婵娟子,珠玉为心以奉君。

形式: 乐府曲辞

秋日题汝阳潭壁

独坐秋阴生,悲来从所适。

行见汝阳潭,飞萝蒙水石。

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

幽人不耐烦,振衣步闲寂。

回流清见底,金沙覆银砾。

错落非一文,空胧几千尺。

鱼鳞可怜紫,鸭毛自然碧。

吟咏秋水篇,渺然忘损益。

秋水随形影,清浊混心迹。

岁暮归去来,东山余宿昔。

形式: 古风

捣衣篇

秋天瑟瑟夜漫漫,夜白风清玉露漙。

燕山游子衣裳薄,秦地佳人闺阁寒。

欲向楼中萦楚练,还来机上裂齐纨。

揽红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怅盘桓。

盘桓徙倚夜已久,萤火双飞入帘牖。

西北风来吹细腰,东南月上浮纤手。

此时秋月可怜明,此时秋风别有情。

君看月下参差影,为听莎间断续声。

绛河转兮青云晓,飞鸟鸣兮行人少。

攒眉缉缕思纷纷,对影穿针魂悄悄。

闻道还家未有期,谁怜登陇不胜悲。

梦见形容亦旧日,为许裁缝改昔时。

缄书远寄交河曲,须及明年春草绿。

莫言衣上有斑斑,只为思君泪相续。

形式: 古风

谒汉世祖庙

舂陵气初发,渐台首未传。

列营百万众,持国十八年。

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

宛城剑鸣匣,昆阳镝应弦。

犷兽血涂地,巨人声沸天。

长驱过北赵,短兵出南燕。

太守迎门外,王郎死道边。

升坛九城陌,端拱千秋年。

朝廷方雀跃,剑佩几联翩。

至德刑四海,神仪翳九泉。

宗子行旧邑,恭闻清庙篇。

君容穆而圣,臣像俨犹贤。

攒木承危柱,疏萝挂朽椽。

祠庭巢鸟啄,祭器网虫缘。

怀古江山在,惟新历数迁。

空馀今夜月,长似旧时悬。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