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窗叔用前韵相寄时留村舍和以谢之(其二)

洛川已矣不复见,斯地岿然犹独存。

九仞成功忍亏篑,百年种德在深根。

依稀旧燕空梁语,俯仰飞鸿踏雪痕。

多少名园富花石,争如书圃付儿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洛川已矣不复见,斯地岿然犹独存"两句,通过对流水变迁与山石不移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易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下来的"九仞成功忍亏篑,百年种德在深根"表明了诗人对于功业和品德的重视,以及这种积累需要时间的深刻认识。这里的"忍亏篑"暗示了一种隐忍不发、默默耕耘的精神状态。

"依稀旧燕空梁语,俯仰飞鸿踏雪痕"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往昔生活场景的回忆。"旧燕"指的是过去的家园,而"空梁语"则让人联想到那些在空旷的房梁间回响的往日欢声笑语。"俯仰飞鸿踏雪痕"则是对自然界中鸟迹的观察,通过这种静谧的画面,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

最后,"多少名园富花石,争如书圃付儿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后世的美好祝愿。"名园富花石"描绘了一幅繁华而静谧的景象,而"争如书圃付儿孙"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些美好的东西能够传承给子孙后代,成为他们知识与智慧的源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寓山水之中的高远情怀,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又和八窗叔见寄

寂寞寒枝问故栖,柳疏梧老影熹微。

炊烟冷落犁荒垄,篷雨廉纤缆断矶。

拟阅旧书成懒癖,旋篘新酒解愁围。

家人不惯田园趣,刚道天寒盍早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又和梅韵

千里诗来字字香,品题著意到孤芳。

以千林表丈人行,洗万古凡儿女妆。

自是精神凌雪月,不妨风骨饱冰霜。

撚髭聊以酬清思,病笔攲斜愧小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久雨之馀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其二)

玉龙飞下太清境,粉雉凝成不夜城。

眩得穷儿犹暴富,照教暗室亦强明。

来朝细挹千林色,竟夕都忘万籁声。

不愿衔枚蔡州去,铁衣早撤戍边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久雨之馀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其一)

雨覆云翻越月馀,苦疑滕六欠工夫。

倏敲窗竹清成玉,细剪檐花碎作珠。

已喜新冬三白有,不愁嗣岁二红无。

地炉纸帐杯行了,呼起诗翁为撚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