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丁克恭临清轩

太湖之东水拍天,鲛人结室龙为渊。

丁生胡为独嗜此,清兴直欲窥无边。

洲头高搆淩虚起,春风淡荡吹香芷。

不异幽人水竹居,还同处士柴桑里。

有时怀术出吴中,藜杖看山日几重。

云外经时多马迹,花间坐处即仙踪。

羡君爱山仍爱水,醉来扫向丹青里。

戏墨与人不索钱,临流更结湖中意。

湖中意,清且长,嗟予此乐亦不忘。

归将载得湖上月,为尔鼓枻歌沧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丁克恭在临清轩的雅致生活,通过对太湖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鲛人结室”、“龙为渊”、“清兴直欲窥无边”等,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首句“太湖之东水拍天,鲛人结室龙为渊”,以太湖的壮丽景色开篇,引出一个神秘而充满想象的世界。接着,“丁生胡为独嗜此,清兴直欲窥无边”,表达了丁克恭对这种自然美景的独特喜好和追求无尽探索的精神。

“洲头高搆淩虚起,春风淡荡吹香芷”,描绘了洲头建筑的高耸入云,以及春风轻拂下,香芷随风摇曳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不异幽人水竹居,还同处士柴桑里”,通过类比,进一步强调了丁克恭生活的隐逸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有时怀术出吴中,藜杖看山日几重”,描述了丁克恭偶尔外出,带着藜杖登山赏景的情景,体现了他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方式。“云外经时多马迹,花间坐处即仙踪”,则通过云游和花间的静坐,暗示了他在自然中的自由与超脱。

“羡君爱山仍爱水,醉来扫向丹青里”,表达了诗人对丁克恭热爱山水、以画抒情的赞美之情。“戏墨与人不索钱,临流更结湖中意”,最后两句点明了丁克恭在艺术创作中的自由与洒脱,以及他对自然情感的真挚表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丁克恭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欣赏和向往。

收录诗词(18)

郑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永乐十三年进士。授乐会训导。有《弦斋集》

  • 字:希晦
  • 籍贯:福建闽县

相关古诗词

赤岸乔松

独不见君家万丈之乔松,交柯崛走惊蛟龙。

浑沌以来不可数,孰识夏后之植秦人封。

盘谷直与元气会,赤岸东西分昼晦。

怒豹毛霏雾雨中,神鳌背拆川冈外。

吾闻中有何氏居,过者仰见今嗟咨。

秋蟾在空风在谷,胡用门前列戟鸣骊驹。

上有翡翠盖,下有珊瑚枝。鬼神守护仙人期。

安得置我清阴之石上,坐待白鹤归来时。

形式: 古风

茅屋书声

若有人兮山之阿,结衡茅兮被女萝。

纷青衿兮淑且多,援吾师兮进明谟。

羌佔毕兮激清骚,声琅琅兮振鸣珂。

东枭卢兮西箫歌,时既迫兮将奈何。

思我乐兮心忘劳,舍姬孔兮谁将与讹。

形式: 古风

秣马谣送王御史恒哲

渥洼水咽天房开,酸风嘶入黄金台。

赤虬帝子市骏骨,感激白汗啼香埃。

双铜刮露竹披耳,三騣连钱窣红尾。

碧蹄飒沓碎琼瑶,青毛参差剪秋水。

画阑十二春梦凉,银缸夜煮兰苕香。

胡雏黄须不敢秣,忽惊神骏生辉光。

刘郎倚醉桂华树,洗却芳尘拂金紫。

为君折取珊瑚鞭,一日旋风五千里。

形式: 古风

九仙山

南登九仙峰,西忆双溪月。

玉轮千里悬秋光,环佩玲珑上瑶阙。

仙人去去不可留,听我一曲歌丹丘。

清晨摇曳采云别,白日飘忽乘天游。

我宫之真师,乃是紫阳客。

与君铭骨授长生,昔隐兹峰鍊精魄。

谁料丹砂化成烟,谪向人间二十年。

玄风笑翳花源去,化衣醉拂秋霞眠。

青童返霓旌,相招拥仙跸。

下窥城郭几回新,手种长松已千尺。

杳然真师失其踪,身骑白羊去无穷。

鸾啼鹤怨天府空,长攀玉树期相逢。

君家乘龙度百越,过予洒扫石上月。

真师不来君又发,还掩洞房泣仙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