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生活状态。"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回归自然,以拐杖为伴,过着与山石为伍的简单生活。"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则是对这种田园生活的一种描绘,诗人在清澈的溪流边观赏花卉,在深邃的森林中采集草药。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连野人的称谓都不愿提及,更不用说世俗的姓名,只有山间的鸟儿在叫唤。最后"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心境,对于这样的选择和生活方式,诗人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快乐,没有任何遗憾。
总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山水田园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哲学思考。
不详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入卫期之子,吁嗟不少留。情人去何处?
淇水日悠悠。恒碣青云断,衡漳白露秋。
知君心许国,不是爱封侯。
至人□□识仙风,瑞霭丹光远郁葱。
灵迹才辞周柱下,祥氛已入函关中。
不从紫气台端候,何得青华观里逢。
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
江雨朝飞浥细尘,阳桥花柳不胜春。
金鞍白马来从赵,玉面红妆本姓秦。
妒女犹怜镜中发,侍儿堪感路傍人。
荡舟为乐非吾事,自叹空闺梦寐频。
侵星发洛城,城中歌吹声。
毕景至缑岭,岭上烟霞生。
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
大隐德所薄,归来可退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