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至人□□识仙风,瑞霭丹光远郁葱。
灵迹才辞周柱下,祥氛已入函关中。
不从紫气台端候,何得青华观里逢。
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仙者通过函谷关的奇遇。开篇两句“至人□□识仙风,瑞霭丹光远郁葱”表达了诗人对那位修仙者的敬仰之情,以及仙风瑞气的高远与神秘。
接着,“灵迹才辞周柱下,祥氛已入函关中”两句,写出了仙者刚刚离开某个地方,灵迹尚存,而祥瑞的云雾已经进入了函谷关。这不仅描绘出仙者的灵动,也映衬出函谷关的神秘。
“不从紫气台端候,何得青华观里逢”表达了诗人没有在紫气台等待,只是偶然在青华观中遇见了仙者。这两处地点的提及,增添了一种意外相遇的情趣。
最后,“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则展现了诗人对仙者的追寻之心,以及对仙境的向往。这里的“宝箓”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仙籍或秘籍,而“瑶空”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清净无为的仙境。
整首诗通过对仙风、灵迹等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修仙者及仙境的深深向往与敬仰。同时,函谷关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不详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江雨朝飞浥细尘,阳桥花柳不胜春。
金鞍白马来从赵,玉面红妆本姓秦。
妒女犹怜镜中发,侍儿堪感路傍人。
荡舟为乐非吾事,自叹空闺梦寐频。
侵星发洛城,城中歌吹声。
毕景至缑岭,岭上烟霞生。
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
大隐德所薄,归来可退耕。
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
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
时菊芳仙酝,秋兰动睿篇。
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
闰月再重阳,仙舆历宝坊。
帝歌云稍白,御酒菊犹黄。
风铎喧行漏,天花拂舞行。
豫游多景福,梵宇日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