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回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

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

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我知道您在朝廷担任大司农的重要职务,受命巡幸骊山,职责显赫。
每年都要发放大量金钱供给皇宫,白天还能看到仙泉注入皇家宫殿。
清晨时分,千座山峰上的雪辉映在旌旗门上,十月的寒花点缀着您的车驾之路。
未能亲眼目睹国家的荣耀和文化盛况,我独自感伤,滞留在这关东之地。

注释

官属:朝廷中的部门。
大司农:古代官职,负责国家粮食储备。
诏幸:皇帝的命令,巡幸。
骊山:秦始皇陵所在地,此处代指皇家园林。
职事雄:职责重大且威严。
金钱供御府:为皇宫提供资金支持。
仙液注离宫:比喻珍贵的泉水供应皇家宫殿。
曙雪:清晨的雪景。
寒花:秋天开放的花朵。
辇路:皇帝出行的道路。
声明:国家的声誉。
文物:文化和典章制度。
流滞:滞留,不得志。
关东:函谷关以东地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身所在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和怀念之情。开篇“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两句,通过提及李回担任的大司农一职及其在骊山处理国家粮食储备等重要职责,展示了朋友的重要地位和能力。

接下来的“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则是对其工作成果的肯定,从物质财富到精美的饮品,都表现出国家对这份职务的重视。这里的“金钱”和“仙液”,既是实际的贡品,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权力的象征。

“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色,通过对山林积雪、秋末残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这里的“千岩”、“十月”,则是时间与空间的广阔感,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诗意。

最后,“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这里的“不睹”,意味着无法目睹,既是对李回官职的尊重,也隐含着对彼此相隔两地的哀伤。而“自伤流滞去关东”,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情难以长存和个人生涯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身份、工作成就以及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收录诗词(125)

李颀(唐)

成就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经历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 籍贯: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
  • 生卒年:690-751

相关古诗词

送相里造入京

子月过秦正,寒云覆洛城。

嗟君未得志,犹作苦辛行。

煖酒嫌衣薄,瞻风候雨晴。

春官含笑待,驱马速前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钱子入京

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

朝逢入秦使,走马唤君归。

驿路清霜下,关门黄叶稀。

还家应信宿,看子速如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顾朝阳还吴

寂寞俱不偶,裹粮空入秦。

宦途已可识,归卧包山春。

旧国指飞鸟,沧波愁旅人。

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窦参军

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

暄鸟迎风啭,春衣度雨寒。

桃花开翠幕,柳色拂金鞍。

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