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舍弟孺复往庐山

能骑竹马辨西东,未省烟花暂不同。

第一早归春欲尽,庐山好看过湖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能骑着竹马分辨东西,还不懂得烟花美与平常的不同。
春天已经快要过去,清晨时分庐山的景色比湖上的风更值得一看。

注释

能:能够。
骑:骑乘。
竹马:儿童游戏,用竹子做的小马。
辨:辨别。
西东:东西方向。
未省:尚未懂得。
烟花:指烟花美景,也象征短暂美好的事物。
暂:暂时。
不同:有区别。
第一早:清晨。
归:返回。
春欲尽:春天即将结束。
庐山:位于江西的著名山脉。
好看:风景优美。
过:超过。
湖风:湖面上的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熊孺登的作品,名为《送舍弟孺复往庐山》。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向读者展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对兄弟离别的一种无奈和不舍。

首句“能骑竹马辨西东”,表明孩子已经能够区分方向,而且以竹马(一种玩具)为交通工具,这里象征着孩童成长的快乐与纯真。接着,“未省烟花暂不同”则描绘出一个即将来临春天的景象,孩子尚且无法理解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

第三句“第一早归春欲尽”,诗人提醒兄弟要在春末之际及时返回,这里的“第一”表达了急迫的心情,“春欲尽”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春天即将过去,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逐渐减退。

最后一句“庐山好看过湖风”,诗人向兄弟推荐庐山的美丽景色,以及在那里可以欣赏到的湖风。这里,“庐山”作为一个特定地理地点,不仅仅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深度。同时,“好看过湖风”则是在建议兄弟在返回时要细细品味那里的自然之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季节更迭、生命成长以及亲情分离等主题的感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家乡山水的深切情感和对兄弟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30)

熊孺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和年间(806—820)登进士第,为四川藩镇从事,与白居易、刘禹锡友善,时相赠答。白居易《洪州逢》、刘禹锡《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表达了他们之间情谊。他勤于创作,写诗很多,而传于后世的仅存诗集一卷。其中赠答应酬之作较多,佳句不少。有些诗句感情真挚、动人,为时所传诵

  • 籍贯: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
  • 生卒年:806—820

相关古诗词

送准上人归石经院

旃檀刻像今犹少,白石镌经古未曾。

归去更寻翻译寺,前山应遇雁门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送僧游山

云身自在山山去,何处灵山不是归?

日暮寒林投古寺,雪花飞满水田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寄安南马中丞

龙韬能致虎符分,万里霜台压瘴云。

蕃客不须愁海路,波神今伏马将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野别留少微上人

若为相见还分散,翻觉浮云亦不闲。

何处留师暂且住,家贫唯有坐中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