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闲居谁厌僻,门掩汉祠前。
山色夏云映,树阴幽草连。
晴光分渚曲,绿气冒原田。
何日远游罢,高枝已噪蝉。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闲居谁厌僻”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心境,显然他已经在这种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紧接着,“门掩汉祠前”则更深化了这种隐逸生活的氛围,汉祠可能是当地的一个历史遗迹,门前的关闭增添了一份宁静。
“山色夏云映”和“树阴幽草连”两句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自然环境中。山色在夏日云光的映照下变得更加迷人,而树阴之下则是幽静而连绵的草地。
“晴光分渚曲”和“绿气冒原田”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宁静世界中的光与色。清晰的阳光拂过弯曲的小溪,给人以生动之感;而那从原野上升腾的绿意,则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生命力。
最后,“何日远游罢,高枝已噪蝉”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某一天离开这个宁静世界进行远行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现状的珍惜和满足。蝉在高枝上鸣叫,仿佛也是在提醒诗人,时间在不断流逝,即使是最美好的时光,也终将有去无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勾勒,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不详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一室意何有,闲门为我开。
炉香寒自灭,履雪饭初回。
窗迥孤山入,灯残片月来。
禅心方此地,不必访天台。
带郭茅亭诗兴饶,回看一曲倚危桥。
门前山色能深浅,壁上湖光自动摇。
闲花散落填书帙,戏鸟低飞碍柳条。
向此隐来经几载,如今已是汉家朝。
虚室焚香久,禅心悟几生。
滤泉侵月起,扫径避虫行。
树隔前朝在,苔滋废渚平。
我来风雨夜,像设一灯明。
寺近朝天路,多闻玉佩音。
鉴人开慧眼,归鸟息禅心。
磬接星河曙,窗连夏木深。
此中能宴坐,何必在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