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别矜年少,今悲丧国华。
远来同社燕,不见早梅花。
这是一首表达对往昔年少时光和失去国家繁华的感慨,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国运忧虑的诗句。首句“昔别矜年少”表明诗人在过去离别了自己年轻时的骄傲,可能是指青春时期的美好或自豪的事物。而现在却只能感受到悲凉,因为那些年少时的光辉已经不再。紧接着,“今悲丧国华”则直接点明诗人对于国家昔日繁华的丧失感到悲哀,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关切。
“远来同社燕,不见早梅花。”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哀伤情绪。“远来”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同社燕”则是一种常见于古典文学中的意象,指的是与往日共同嬉戏的燕子,这里暗示着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况味。而“不见早梅花”则更增添了一丝寂寞和孤独之感,因为梅花作为代表早春的植物,这里的“不见”意味着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的追忆无法实现,进一步加深了悲凉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朝、个人情感与国家兴衰的反思,展示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之情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贵人沦落路人衰,碧海连天丹旐回。
遥想长安此时节,朱门深巷百花开。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
隔帘惟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
草圣数行留坏壁,木奴千树属邻家。
唯见里门通德榜,残阳寂寞出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