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瞑纤尘不挂胸,惟哀耋母暮途穷。
仁人锡类能无意,今古由来孝治同。
此诗《赴义词三章(其二)念母》是明代诗人张国维所作。诗中以“一瞑纤尘不挂胸”开篇,描绘了诗人内心纯净无杂的状态,仿佛在冥想中与母亲的灵魂进行对话。接着,“惟哀耋母暮途穷”一句,表达了对年迈母亲晚年孤独和困境的深切同情。
“仁人锡类能无意”,诗人在此处借用了“仁人”的概念,赞美那些心怀大爱、无私奉献的人们,他们的行为无意间却影响深远,如同雨露滋润万物,不求回报。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赞扬,也是对普遍道德价值的肯定。
“今古由来孝治同”,最后两句将话题引向更广阔的时空维度,强调孝道作为人类社会基本伦理准则的永恒性。无论古今,孝顺父母都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准,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尊重和传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也蕴含着对普遍道德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文关怀。
不详
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初擢刑科给事中,劾罢阉党副都御史杨所修等,尝谏帝“求治太锐,综核太严”。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以农民军势盛,请割安庆等府,另设巡抚。后代陈新甲为兵部尚书。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辅,下狱,旋得释。命赴江南练兵输饷。南都陷,请鲁王监国,任兵部尚书,督师江上。还守东阳,兵败投水死。有《吴中水利书》、《张忠敏公遗集》
夙训诗书暂鼓征,而今绝口莫谈兵。
苍苍若肯施存恤,秉耒全身得所生。
撑天柱地太模糊,谁为安名号玉炉?
曾向此中经锻炼,出无入有尽由渠。
不无不有不当中,外面虚无里面空。
决烈丈夫掀到看,元来那个本来红。
威音那畔本来明,昧了皆因着幻形。
若向丹中拈得出,圆陀陀地至虚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