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

天地并况,惟予有慕,爰熙紫坛,思求厥路。

恭承禋祀,缊豫为纷,黼绣周张,承神至尊。

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

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

璆磬金鼓,灵其有喜,百官济济,各敬厥事。

盛牲实俎进闻膏,神奄留,临须摇。

长丽前掞光耀明,寒暑不忒况皇章。

展诗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徵清。

发梁扬羽申以商,造兹新音永久长。

声气远条凤鸟翔,神夕奄虞盖孔享。

形式: 古风

翻译

希望天地的神灵都赐福,因为皇帝敬慕他们。皇帝兴建了紫色的坛宇作为专门祭神的场所,想找寻与神相通的办法。
皇帝专心一意、恭敬地继承前代祭祀天地的重任,使神灵和乐。把刺绣品画成黑白相间的斧形图案,遍挂于祭坛之上,用隆重的仪式来承奉至尊的神灵。
把六十四个童子排成八行八列跳舞以娱乐天神太一。
音乐一起响起,琴、竽、瑟、美玉做成的磬和金鼓并陈杂奏,希望神灵能够得到娱乐,百官济济,都恭敬地向神灵祭祀。
他们恭敬地献上丰盛的牺牲和供品,又焚烧香草和动物脂油以请神下降受享。神留下受享,虽然历时很久,但从天上看来,那只是片刻。
只见神鸟在前面发出光芒,神赏赐皇帝以寒暑准时不失,阴阳和顺,以彰显君主的德行。
朗诵的诗歌合于音律发出玉器般的鸣声,音乐中具备了五个音阶——宫、商、角、徵、羽。
这美妙的音声达到远处。
使凤鸟飞翔,神灵久留足以享用这些祭祀。

注释

况:赏赐。
予:皇帝自称。
爰熙:爰,发语词。
熙,兴建。
厥路:这里指与神相通的路。
禋祀:专心一意地祭祀天地。
缊:阴阳和同相互辅助的样子。
黼绣:黑白相间,画成斧形的刺绣品。
八溢:即“八佾”。
古代天子祭神和祖先,用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来表演舞蹈。
泰一:又叫太一,是天神中的至尊者。
轩朱:两个人名。
轩是皇帝轩辕。
朱指朱襄氏。
璆磬:指用美玉做的磬。
璆,美玉。
盛牲:指献上丰盛的牺牲和供品,又焚烧香草和动物脂油以请神下降受享。
奄留:通“淹留”,停留的意思。
长丽: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不忒:不出差错。
鋗:鸣玉声。
发梁:指声音好听,歌声绕梁。
条:到,达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天地间的和谐与崇敬之情。在紫坛之上,祭祀者心怀虔诚,寻求与神灵沟通的道路。他们恭敬地进行着庄严的祭祀仪式,服饰华美,场面宏大。

诗中描述了千童们排列成各种舞蹈队形,共同表达对天神的敬意和欢乐。九歌的演奏充满了和谐与美感,琴瑟之声汇聚成一片,与金鼓的节奏相呼应,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神灵似乎被这种仪式所感动,降临于人间,给予祝福。

百官们各司其职,恭敬地完成各自的职责,献上丰盛的祭品。神灵不仅接受了这些物质的供奉,更感受到了人们内心的真诚与敬仰。诗中还提到了音乐与声音的力量,它们如同桥梁,连接着人与神的世界,使得仪式更加神圣而持久。

最后,诗中提到的声音远播,仿佛能吸引远处的凤鸟前来聆听,象征着神灵对这场仪式的满意与赞赏。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以及人与神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日出入

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泊如四海之池,遍观是邪谓何?

吾知所乐,独乐六龙,六龙之调,使我心若。

訾黄其何不徕下。

形式: 古风

天马

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志俶傥,精权奇。

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

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徕,出泉水。

虎脊两,化若鬼。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

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天马徕,开远门。

竦予身,逝昆仑。天马徕,龙之媒。游闾阖,观玉台。

形式: 古风

天门

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飨。

光夜烛,德信著,灵浸鸿,长生豫。

太朱涂广,夷石为堂,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永望。

星留俞,塞陨光,照紫幄,珠烦黄。

幡比翅回集,贰双飞常羊。

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以宣明。

假清风轧忽,激长至重觞。

神裴回若留放,殣冀亲以肆章。

函蒙祉福常若期,寂谬上天知厥时。

泛泛滇滇从高斿,殷勤此路胪所求。

佻正嘉古弘以昌,休嘉砰隐溢四方。

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

形式: 古风

景星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脽出鼎,皇佑元始。

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

殷殷钟石羽龠鸣。河龙供鲤醇牺牲。

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

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

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

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