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见赠

已甘老死长松下,赏音乃有如公者。

谬当大匠许才能,名器从来岂容假。

但欣一笑说江乡,意气平生要倾泻。

先生之诗自豪放,寒陋心知鄙东野。

此篇粹然有精思,百锻良金方出冶。

汗颜缩手置袖间,对公谁敢言骚雅。

自怜华发住江村,地偏心远过从寡。

茆檐扪虱鸟声寂,故絮悬鹑成磊苴。

右耳已从前月聋,更欲忘言到瘖哑。

多生垢习磨未尽,公诗又欲临窗写。

何当看公醉岸帻,约束万象闲挥洒。

眼寒独立梁宋郊,一尾追风睇奔马。

读罢新诗发长叹,春色惊回阿练若。

浪秃宣毫和不成,自笑才悭真注瓦。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次韵见赠》。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谦逊态度。诗中提到“已甘老死长松下”,表明诗人愿意在自然中度过余生,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着,“赏音乃有如公者”表达了对朋友的欣赏与感激。

诗人自谦自己的才能并不足以配得上“大匠”的赞誉,但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公正评价的感激。通过“但欣一笑说江乡”一句,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诗中提到朋友的诗歌“粹然有精思”,赞美其作品深邃且富有思考,而诗人则自认“鄙东野”,暗示自己与朋友在文学风格上的差异。

“此篇粹然有精思,百锻良金方出冶”一句,以冶炼比喻创作过程的艰辛与精炼,强调了朋友诗歌的珍贵与价值。诗人面对如此高水准的作品,感到羞愧与敬畏,甚至不敢言及“骚雅”,显示出对朋友才华的敬仰。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自己的生活境况,用“地偏心远过从寡”、“茆檐扪虱鸟声寂”等词句,展现了远离尘嚣、简朴宁静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提到了自己年事已高、耳朵失聪,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衰退,但仍然渴望能够与朋友交流,共同创作。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朋友诗歌的欣赏与渴望,希望能够在朋友的引领下,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甚至期待与朋友一同创作,共同挥洒才情。通过“眼寒独立梁宋郊,一尾追风睇奔马”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次韵曾机宜题石桥

公才受斧斤,鼻端有馀地。

一官游人间,穷达置度外。

著屐登名山,眺览吞眼界。

倒倾蛟龙室,聊为翰墨戏。

搏取华藏海,几间日相对。

石桥亦何有,万峰作阶陛。

平生冠世境,胜践得君辈。

坏壁题新诗,一洗俗眼眦。

我本个中人,久负未归债。

我自负名山,名山岂余弃。

形式: 古风

和游南台

老思垂一足,饭想成沙纕。

顿斧盘石上,分灯续螺江。

坐令遗迹地,咄嗟成宝坊。

永怀青松下,睡快欣明窗。

曾侯有逸韵,诗律挟风霜。

重来拜白塔,前身疑姓庞。

山僧作巴音,耸肩颀而长。

愿施笔供养,普熏知见香。

吾观三公子,凛然万夫望。

何当吐佳句,刻石照沅湘。

形式: 古风

宝月偶值报慈坐中走笔

十年尘土中,厥状浸成俗。

坐令眠云衣,化作征人服。

此行欲买舟,寻我旧山谷。

识君御水傍,笑齿璨明玉。

肃静鹙子仪,脩拔孝基目。

殷勤抚道义,祖道欲倾覆。

赖子今妙年,真风跬可续。

闻之厚自愧,所趣在幽独。

君言如不欺,是亦含生福。

须臾读君诗,气韵丽可掬。

心胸何玲珑,多能吾所伏。

春流日夜急,归心难管束。

良会故已述,妙谈何日复。

吴山嘉有馀,为君置茅屋。

头白早归来,暮云无使瞩。

形式: 古风

和忠子

牛车注经宗两角,那问虚舟移夜壑。

竹间扫除闻击声,戏作伽陀歌独脚。

心波不兴类古井,情缘脱尽如遗箨。

高笑痴儿倚富贵,危如乳燕方巢幕。

已办山藤待湖月,不把芒鞋穿聚落。

安知沙门自有体,全象纷然众盲摸。

要之行藏不属人,手自安然随展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