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名为《春日与友人同集,分得开字》。诗中描绘了春日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首联“阊阖茏葱淑气回,遥瞻日月九天开”,以春天的景象起笔,象征着生机勃勃、希望重生。阊阖,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茏葱,形容草木茂盛;淑气回,指春风吹拂,带来温暖与生机。遥瞻日月九天开,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颔联“边臣病骨兼愁立,侠客长歌任酒催”,转而描写边疆守卫者的辛劳与忧虑,以及豪放不羁的侠客形象。边臣,指边防将领;病骨,形容身体疲惫;愁立,因担忧而站立不安;侠客,古代勇猛豪迈之士;长歌,高声歌唱;酒催,饮酒助兴。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面对生活的不同态度。
颈联“烽火十年惊泽国,松楸千里隔蓬莱”,描述了战争的残酷与遥远的思念之情。烽火,古代报警的信号;十年,指长时间的战乱;泽国,水乡或沼泽地带;松楸,指墓地的树木;千里,形容距离遥远;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这里借指远方的亲人或理想之地。这两句表达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尾联“恩深不道谋身拙,独倚青萍志未灰”,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坚守信念,不放弃追求理想的决心。恩深,指深厚的恩情或关怀;谋身拙,指个人能力有限,难以谋生;青萍,一种水生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居或闲散的生活;志未灰,指志向未灭,仍怀有希望与梦想。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聚会的温馨场景与边疆战事的严峻现实,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在逆境中坚持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