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九首(其七)

梦中记得登山约,风声雨声催醒。

出郭浓阴,平堤新涨,此去柴桑村静。

寺门深迥,剩满地苍云,马蹄不稳。

人语吹来,重楼高倚万松顶。

还向虚亭坐久,听泉穿径竹,尘念都冷。

猿定安禅,鸟啼入梵,只有老僧心领。

经床试茗,却回忆年年,总孤清景。

犹是寻诗,一钟烟外暝。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齐天乐九首(其七)》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梦中与现实交织的山水画卷。

诗中以“梦中记得登山约”开篇,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梦境,与友人相约登山的情景在梦中重现。随后,“风声雨声催醒”,将读者从梦境拉回现实,风雨交加,催促着人们从梦中醒来。接下来的“出郭浓阴,平堤新涨,此去柴桑村静”,描绘了出城后浓密的树荫和新涨的河水,以及前往柴桑村时的宁静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寺门深迥,剩满地苍云,马蹄不稳。”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深远与周围环境的幽静,马蹄在苍茫云雾中显得不甚稳定,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接着,“人语吹来,重楼高倚万松顶”,风吹过,带来了远处重楼的交谈声,与万松之巅形成呼应,增添了诗的意境。

“还向虚亭坐久,听泉穿径竹,尘念都冷。”诗人独自坐在空亭中,倾听泉水穿过竹径的声音,内心尘世的杂念似乎都随之冷却,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最后,“猿定安禅,鸟啼入梵,只有老僧心领。”猿猴在进行冥想,鸟儿的啼鸣融入了梵音之中,只有老僧能领会其中的深意,进一步深化了诗的哲学意味。

“经床试茗,却回忆年年,总孤清景。”诗人尝试着在经床上品尝茶茗,回忆起每年的孤独清寂时光,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最后,“犹是寻诗,一钟烟外瞑。”即使是在寻找诗句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烟雾之外的夜色降临,暗示着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与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超然心境的追求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九首(其八)

山城几夕无风雨,依然闷过重九。

鞠冷荒畦,橙香小院,客里暗惊时候。茱萸插否?

问今日登高,共谁携手。

空有书来,加餐两字置怀袖。

江南归梦路远,吴霜新点鬓,休更搔首。

铜辇秋吟,金盘晓泪,相见定怜诗瘦。

微闻别后,困京洛缁尘,壮游非旧。

事事销除,不销除是酒。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九首(其九)

湖山不醒笙哥梦,离觞又催南浦。

听鼓官津,听钟野寺,听到垂虹风雨。

荷乡未暑,有丁卯同舟,载将诗去。

剩我无聊,登高怀远更吟苦。

横桥谁念竨侣,城南天尺五,今日韦杜。

鳌禁移家,鸥波泛宅,一样年年羁旅。

为君细数,算楚尾吴头,倦游重赋。

问讯王郎,别来相忆否?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采桑子三首(其一)

霜红一树斜阳冷,堕叶惊蝉。

衰草如烟,倦枕支秋梦不全。

浮名只为填词误,诗酒流连。

花月因缘,写入乌丝尽可怜。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三首(其二)

镂金蹙雾红衫薄,妆罢嫌迟。

出茧双眉,不遣春愁露一丝。

粉笺银沫云蓝滑,待写新词。

半晌寻思,闲教丁香画雀儿。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