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九首(其九)

湖山不醒笙哥梦,离觞又催南浦。

听鼓官津,听钟野寺,听到垂虹风雨。

荷乡未暑,有丁卯同舟,载将诗去。

剩我无聊,登高怀远更吟苦。

横桥谁念竨侣,城南天尺五,今日韦杜。

鳌禁移家,鸥波泛宅,一样年年羁旅。

为君细数,算楚尾吴头,倦游重赋。

问讯王郎,别来相忆否?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齐天乐九首(其九)》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湖山不醒笙哥梦”,以湖光山色的静谧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梦境,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离觞又催南浦”一句,点明了诗人即将离别的场景,南浦常被用来象征送别之地,离觞则暗示了饯行的宴饮,营造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

“听鼓官津,听钟野寺,听到垂虹风雨”三句,通过听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行舟时的所见所闻,垂虹风雨更是增添了旅途的凄美与孤寂感。接下来,“荷乡未暑,有丁卯同舟,载将诗去”几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乘舟,共同创作诗歌的美好时光,荷乡未暑则暗示了夏日的清新与生机。

“剩我无聊,登高怀远更吟苦”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独自登高时的孤独与对远方亲朋的思念,更进一步深化了离愁别绪的主题。“横桥谁念竨侣,城南天尺五,今日韦杜”几句,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情景,表达了对旧日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鳌禁移家,鸥波泛宅,一样年年羁旅”三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在海洋中漂泊的鸥鸟,表达了诗人常年在外、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含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最后,“为君细数,算楚尾吴头,倦游重赋”几句,诗人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游历生涯,将楚尾吴头作为游历的起点与终点,再次强调了漂泊的性质,并表示愿意为朋友细数这些经历。“问讯王郎,别来相忆否?”则以直接的询问结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期待着友人的回应。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当前处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三首(其一)

霜红一树斜阳冷,堕叶惊蝉。

衰草如烟,倦枕支秋梦不全。

浮名只为填词误,诗酒流连。

花月因缘,写入乌丝尽可怜。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三首(其二)

镂金蹙雾红衫薄,妆罢嫌迟。

出茧双眉,不遣春愁露一丝。

粉笺银沫云蓝滑,待写新词。

半晌寻思,闲教丁香画雀儿。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三首(其三)

艳词空冠花间集,不上云台。

却上阳台,一读南华事事乖。

谢郎朋齿狂犹昔,红粉成灰。

蜡炬成灰,剩得闲情赋锦溪。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卜算子

花落小楼寒,客散重门静。

明月随人出画廊,曲曲栏干影。

浅醉几曾忺,薄睡匆匆醒。

也似相思也似愁,人比秋风冷。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