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三首(其一)

霜红一树斜阳冷,堕叶惊蝉。

衰草如烟,倦枕支秋梦不全。

浮名只为填词误,诗酒流连。

花月因缘,写入乌丝尽可怜。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采桑子三首(其一)》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凄美画面。

首句“霜红一树斜阳冷”,以“霜红”点明季节为深秋,红叶在霜的覆盖下显得格外鲜艳,与“斜阳”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堕叶惊蝉”一句,落叶飘零,惊动了栖息在枝头的蝉,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寂静与生命的脆弱,引人深思。

“衰草如烟,倦枕支秋梦不全”,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景象。衰败的草木如同轻烟般稀疏,倦怠的枕头支撑着主人公疲惫的梦境,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这句诗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而深刻。

“浮名只为填词误,诗酒流连”,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他认为追求浮名不过是为填词所误,更愿意在诗酒中寻找乐趣与慰藉。这种超脱世俗的观念,体现了诗人对真我本性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最后,“花月因缘,写入乌丝尽可怜”,以花月的美丽与短暂比喻人生的美好与易逝,通过“乌丝”(指书写时的墨迹)的“尽可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艺术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感悟。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三首(其二)

镂金蹙雾红衫薄,妆罢嫌迟。

出茧双眉,不遣春愁露一丝。

粉笺银沫云蓝滑,待写新词。

半晌寻思,闲教丁香画雀儿。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三首(其三)

艳词空冠花间集,不上云台。

却上阳台,一读南华事事乖。

谢郎朋齿狂犹昔,红粉成灰。

蜡炬成灰,剩得闲情赋锦溪。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卜算子

花落小楼寒,客散重门静。

明月随人出画廊,曲曲栏干影。

浅醉几曾忺,薄睡匆匆醒。

也似相思也似愁,人比秋风冷。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湘月

绳河一雁,带微云澹月,吹堕秋影。

风约疏钟,似唤我、同醉寺桥烟景。

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

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

乘兴欲叩禅关,残萤几点,风寒星不定。

清夜湖山,肯付与、词客闲来消领?

跨鹤天高,盟鸥缘浅,心事塘蒲冷。

朔风狂啸,满林宿鸟都醒。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