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步君叙园亭

我爱练湖春柳好,四十里围青玉城。

平流中澄绿镜匣,远山旁卧翠虎横。

黄林主人乐此地,瞰压湖面开以亭。

常将醉目望野色,数曲老画谁家屏。

山禽水鸟尽相识,飞入栏壁驯不惊。

有时落照到波上,一眼万叠金鳞明。

伊余与世既龃龊,奈此有地来归耕。

回头把眼看市道,愁向尘埃著脚行。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喜爱练湖春天的柳树,四十里湖畔如青玉城墙。
平静的湖面像绿色的镜子,远处的山峦仿佛卧着翠绿的老虎。
黄树林的主人在这里感到快乐,他在湖边建亭欣赏湖景。
常常醉眼望向野外景色,弯曲的小径像古画中的屏风。
山鸟水禽都与我熟识,飞进栏杆也不再惊慌。
夕阳映照在湖面上,金光闪闪,如同万片鱼鳞。
我与世间纷扰不合,只好在此地归隐耕作。
回望熙攘的市井道路,心中愁绪如尘埃满地。

注释

练湖:湖名。
春柳:春天的柳树。
青玉城:形容湖岸碧绿如玉。
澄绿镜匣:清澈如镜的湖面。
翠虎:形容山峦翠绿如虎。
黄林主人:拥有黄树林的人。
瞰压湖面:居高临下看湖面。
醉目:微醉时的目光。
野色:野外的自然景色。
老画:古老的画卷。
山禽水鸟:各种鸟类。
栏壁:栏杆。
落照:夕阳。
金鳞:金色的鱼鳞。
归耕:回归田园耕作。
市道:城市街道,世俗生活。
尘埃:比喻世事繁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美丽的景致,诗人以其深厚的笔力勾勒出一个理想中的自然与人文共存的境界。开篇即赞美练湖春柳之美好,四十里围绕的青玉城,如同一幅精致的山水画卷。

"平流中澄绿镜匣,远山旁卧翠虎横"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流动的湖水比喻为一面清澈的绿色镜子,反射出远处山峦之美,而那远山则如同一只栖息的翠绿色虎,平添几分雄伟与生机。

"黄林主人乐此地,瞰压湖面开以亭"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和拥有,设想有一个主人在这里悠然自得,建造亭子以观赏湖光山色。

"常将醉目望野色,数曲老画谁家屏"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美景的向往和艺术的追求,似乎在说,即使醉眼朦胧,也能感受到大自然赋予的无限魅力,而那些古老的绘画也许正陈列在某个家庭的屏风上。

接下来的"山禽水鸟尽相识,飞入栏壁驯不惊"两句,更是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推向了极致,连山中的禽兽、湖里的水鸟都能互相熟识,即便是飞入园中,也是一副温馨宁静的画面。

"有时落照到波上,一眼万叠金鳞明"则捕捉到了光与水的美妙交融,当阳光洒在湖面之时,仿佛能看到无数层次的波光,如同金色的鳞片般闪耀。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孤寂和对世俗的不满。"伊余与世既龃龊,奈此有地来归耕"似乎在说,自己与这个世界已经格格不入,只能找到这样一处心之所向的净土来栖息。

最后两句"回头把眼看市道,愁向尘埃著脚行"则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对现实生活的眷恋。诗人虽然向往那片净土,但又不得不面对尘世的琐碎与繁杂,心中充满了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构建出一个既美好又孤寂的人文空间。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题满氏申申亭

申申亭者名自谁,河东丈人身铭之。

方其作亭自休息,固欲申畅名其题。

虽然自奉颇幽乐,岂敢兼忽当世为。

若日所忧非所及,因以遁世无闷辞。

丈人疏高喜自适,去不限约来无时。

门无宾僚车马绝,室有几杖衣冠攲。

夜径行招海月伴,昼榻坐与天云期。

春林喧和鸟声好,胜听俗论相哑咿。

尘埃纵尔得风力,卒不到此徒自飞。

亭前朱朱有冶态,亭下白白无俗姿。

好木留存竟见实,恶草锄拔无容茨。

尝闻景胜未易敌,须有大句相参差。

故吾经年不敢往,日望诗老力可支。

偶来为游适已晚,花梢尚有春馀遗。

高哦绕树惜时节,拾嚼红庁行逶迟。

回看北林竹万颗,寒气欲起凌人威。

清风时来助气势,寒甲夜聚言语私。

方将投间日来此,脚踏树下成交蹊。

无端尘土又为隔,明日跨马西北驰。

心思梦好定频到,不必直俟归风吹。

形式: 古风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其二)

田彼黍矣,几不螽蝝。我人之耕,而不谋年。

唯其不谋年,是用卒食于田。

形式: 琴操 押[先]韵

赠王平甫

当世所交识者稀,十年闻子幸见之。

平生所负自信重,他日可期人莫知。

谁肯草茅穷钓筑,世方简策诵皋夔。

丈夫出处诚何较,却痛苍生为泪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刘成文

予生谢早先,晚世相逅邂。

礼俗不可徵,百孔千疮坏。

平时以是念,食美不知囋。

谁为医国者,已亟不图瘥。

引脰望古人,去我远以太。

斓斑纸上语,十才一二在。

思人乐其言,把读不知懈。

爱其善调理,未讫已期再。

探窥古人心,愤懑世俗败。

常思得英奇,肝肺相诱劢。

以是求世人,未免许以溉。

不特学忧孤,直恐性失介。

呜呼圣贤人,既以舍我迈。

如何有常者,亦不可得拜。

虽然众嘲扬,未忍径伍哙。

刘生江东儒,心臆宽不隘。

遇我数日语,收若俯拾芥。

久从固所望,骤得尤所快。

立海观鲸鲲,乘霄饮沆瀣。

和风吹滞酲,利爪搔痒疥。

我质遂愧陋,香禾映秕粺。

和言遂愧疏,长江掩涔派。

辱索宜有献,百择无一爱。

作诗期笑咍,幸无怒目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