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名为《三用喜雪韵呈同官诸丈不敢辍禁物之令也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于雪天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情感流露。
首句“光浮暗室不因虚”描绘了一幅静谧的雪中图景,阳光透过窗棂,映照在室内,虽然外面是白茫茫的一片,但室内却不显得空旷和寂寞。
接下来的“冻笔难呵且罢书”则写出了诗人因天气寒冷而影响了书写,笔尖冰凉,不易挥洒,进而放弃了书写之事。这两句通过对比衬托,使得室内的温暖与外面的严寒形成鲜明对照。
“可是羞明宜夜后”表达了一种不愿意在白天时光中显露自己的情感,而更倾向于在夜晚之际,暗示了诗人性格中的某种羞涩和内敛。
“何妨等伴到春初”则是说,既然现在还早,不必急于一时,也可以等待到了春天的开始,与同伴们一起行动。这句话流露出一种期待未来、不愿意急促行事的心态。
“累茵合念闾阎苦”用了“累茵合念”来形容心中的思绪和忧虑,通过对门槛(闾阎)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压抑与不易言表的情感。
“返棹非于故旧疏”则是说,即便归去,也不是因为对过去的疏远或淡漠,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句话中蕴含了诗人对于往昔的反思和情感上的纠葛。
“堪笑老禅功用狭”这一句中的“老禅”很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一个自称,表达了一种对自己修行或悟道过程中所取得成就感到满足,同时也带有一丝自嘲,因为这种成就在现实世界看来似乎有些狭窄。
最后,“但能分食饲猿狙”则是说,只能做到分享食物,喂养一些小动物,如猿狙(一种类似于猴子的动物),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中的无力感和自我能力的局限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以及对室内外环境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虑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自我满足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