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喜雪韵呈同官诸丈不敢辍禁物之令也二首(其二)

光浮暗室不因虚,冻笔难呵且罢书。

可是羞明宜夜后,何妨等伴到春初。

累茵合念闾阎苦,返棹非于故旧疏。

堪笑老禅功用狭,但能分食饲猿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名为《三用喜雪韵呈同官诸丈不敢辍禁物之令也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于雪天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情感流露。

首句“光浮暗室不因虚”描绘了一幅静谧的雪中图景,阳光透过窗棂,映照在室内,虽然外面是白茫茫的一片,但室内却不显得空旷和寂寞。

接下来的“冻笔难呵且罢书”则写出了诗人因天气寒冷而影响了书写,笔尖冰凉,不易挥洒,进而放弃了书写之事。这两句通过对比衬托,使得室内的温暖与外面的严寒形成鲜明对照。

“可是羞明宜夜后”表达了一种不愿意在白天时光中显露自己的情感,而更倾向于在夜晚之际,暗示了诗人性格中的某种羞涩和内敛。

“何妨等伴到春初”则是说,既然现在还早,不必急于一时,也可以等待到了春天的开始,与同伴们一起行动。这句话流露出一种期待未来、不愿意急促行事的心态。

“累茵合念闾阎苦”用了“累茵合念”来形容心中的思绪和忧虑,通过对门槛(闾阎)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压抑与不易言表的情感。

“返棹非于故旧疏”则是说,即便归去,也不是因为对过去的疏远或淡漠,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句话中蕴含了诗人对于往昔的反思和情感上的纠葛。

“堪笑老禅功用狭”这一句中的“老禅”很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一个自称,表达了一种对自己修行或悟道过程中所取得成就感到满足,同时也带有一丝自嘲,因为这种成就在现实世界看来似乎有些狭窄。

最后,“但能分食饲猿狙”则是说,只能做到分享食物,喂养一些小动物,如猿狙(一种类似于猴子的动物),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中的无力感和自我能力的局限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以及对室内外环境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虑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自我满足的情怀。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三用喜雪韵呈同官诸丈不敢辍禁物之令也二首(其一)

不用忧他道路难,浑沦宇宙杳无端。

齐腰若未能逃佛,灭迹何妨且弃官。

节士挺身松柏比,田翁满眼稻粱看。

明年饱吃宣州饭,管取便便此腹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乡举鹿鸣劝驾

上苑春光已探来,诸公逸驾莫迟回。

点头定有文惊坐,烧尾何妨酒吸杯。

自是功名难躲避,须知气节要壅培。

老夫亲手传衣钵,来岁图经用再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小至三诗呈景回制干并简同官(其二)

莫嫌一点稚阳微,化育工夫自此推。

履袜已无亲可献,黍羔犹与俗相宜。

数千里外萦心事,四五更头攲枕时。

恳恳对天香一炷,定知人愿必天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小至三诗呈景回制干并简同官(其一)

六十三馀七十翁,颇从静里得些工。

阴阳理向尘尘见,天地心于物物同。

荔挺生来元不死,葭灰塞处自能通。

古今宇宙浑如此,康节何烦企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