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秘校见访

文学儒家子,儒本通天人。

蟏蛸尚先喜,吾党何迷津。

津亭一相过,不笑复不嚬。

应此识恬泊,曾匪慢尔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文人士大夫秉持儒家学说,儒者本质通晓天地人的道理。
蜘蛛蟏蛸似乎也感到欢喜,我们的同道在何处迷失了方向?
在渡口的小亭相遇,没有笑声也没有愁容。
这应该能识别出你的淡泊心境,我从未怠慢过你的来访。

注释

文学: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儒家:儒家学派,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体系。
通天人:通晓天地人之道,具有高尚品德和智慧。
蟏蛸:一种蜘蛛,古人常以其象征吉祥或警示。
迷津:迷失方向,比喻人生困境或困惑。
津亭:古代路边供行人休息的亭子,也常用于送别或聚会。
嚬:皱眉,表示忧愁或不满。
恬泊:淡泊名利,心境平静。
匪:非,不是。
慢尔宾:怠慢客人,对客人的不尊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赵秘校见访》。梅尧臣以儒家学者的身份,表达了对友人赵秘校来访的欣喜与期待。他提到蟏蛸(蜘蛛的一种)尚且能感知人的到来而感到喜悦,暗示自己对于友情的敏感和珍视。诗人询问友人是否能为迷失方向的人指引道路,言下之意是希望能从赵秘校那里得到智慧的启示。

在诗中,诗人邀请赵秘校到津亭相聚,表示不会因为对方的沉默或微笑而有所怠慢,而是以诚挚的态度对待。通过这次访问,诗人希望彼此能互相理解,特别是关于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梅尧臣作为儒家学者的人格魅力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追咏崔奉礼小园

前此访君时,已观堂宇邃。

安知中屏开,自有幽林致。

花搴岩桂红,石擘云根翠。

正当秋风来,不见摇落意。

日得吟其间,何须去为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送刁经臣归润州兼寄昙师

古来山林士,一往不复返。

区区世上名,岂毕车自挽。

前有高山危,后有落日晚。

未知所止息,已慕田家饭。

爱君京口归,万事不著眼。

乘马饰鞍辔,乘舟画屋版。

长途与白浪,健驶固莫限。

力殚风定时,各各系岸栈。

寄语老空人,青崖勿锄刬。

形式: 古风

送刁景纯学士赴越州

会稽迎太守,舟屋画粉雘。

前舟载图书,后舟载女乐。

月出镜湖心,长笛使孤作。

还见渔者来,曾令李谟愕。

吹裂比竹管,士果不可度。

二分学宫装,艳色斗京洛。

尝闻有西子,菡萏不相若。

得郡考故迹,精绝古所怍。

慎莫为俗牵,乘閒数斟酌。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送万州武宁段尉

相见三十载,喜君始成名。

新袍照江绿,白发憎鉴明。

临水必观鱼,独伤鱼命轻。

朝为渊底游,暮为釜中烹。

彼方路艰远,其民亦天氓。

馁之则为盗,非是恶厥生。

捕多勿夸能,能在不犯兵。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