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珠玑百斛何人付,公有诗筒来不住。

出尘秀句若霞摛,走笔豪篇逾响赴。

吟安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犹未暮。

秋天鸿鹄翥浮云,平地骅骝驱熟路。

分忧制节绵万里,馀事文章兼七步。

千军独扫人共惊,八面俱来我何惧。

力扛九鼎更妥帖,胸蟠万卷森差互。

千言未困见纵横,一点不加无谬误。

音谐律吕凤凰鸣,势薄云天鹏鸟怒。

流传应有贾客售,在处岂无神物护。

公诗光焰千丈锦,我诗粗窘一尺布。

公诗雄富百雉都,我诗穷陋三家聚。

行经北海恍自失,出见西施羞反顾。

残膏祇欲借邻光,馀润有如蒙晓雾。

君侯雅志和薰风,圣主恩光深湛露。

事业终期白日悬,功名已见青云附。

愿公归侍玉皇案,天香复与金童炷。

愿公西取王母环,云车直指瑶池骛。

要当都俞庙堂上,岂久淹留井参度。

顾我尘埃不足论,屈曲世间随所寓。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谁赠送这满斛的珍珠?您的诗筒总是忙碌不停。
您的诗句清新脱俗如朝霞般灿烂,挥毫泼墨写出的豪放篇章声势浩大。
为了一个字的斟酌,您仿佛忘记了衰老,早晨创作千篇,夜晚仍未结束。
秋天的大雁翱翔在云端,骏马在熟悉的道路上奔跑。
您的才华分担忧虑,制定法度,文章过人才华横溢。
您的诗才令万人惊叹,面对各方挑战,我毫无畏惧。
您的力量能承载重器,胸中藏书万卷,思维深邃。
您的诗篇纵横捭阖,一字不差,音韵和谐如凤鸣。
您的诗作如凤凰展翅,气势直逼天际,如鹏鸟振翅。
您的诗作定会流传,商贾也会争相购买,神灵也会护佑。
您的诗如千丈锦缎光彩照人,我的诗则如一尺布朴素简陋。
您的诗才雄浑如百雉之城,我的诗才贫瘠如三家小聚。
漫步北海,我仿佛迷失自我,见到西施,我羞愧得不敢回头。
我仅想借您的光芒,余下的才情如晨雾般滋润。
您的高尚志向如同和煦春风,圣主的恩泽深如清露。
您的事业期待着光明未来,功名已在青云之上。
希望您回归天庭,侍奉玉帝,享受天香和金童的供奉。
愿您西去取王母的仙环,乘坐云车直奔瑶池。
您的才华应在庙堂之上展现,不应长久停留于井底。
而我只是一介凡尘之人,随世俗流转。

注释

珠玑:比喻珍贵的诗文。
诗筒:古代文人用来装诗稿的筒子。
出尘:超凡脱俗。
贾客:商人。
玉皇案:天庭的宝座。
王母环:神话中的仙物,象征尊贵。
庙堂:朝廷或重要的地方。
井参度:比喻低微的位置。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代,作者是王之望,名为《再和》。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与文学追求的佳作。

诗人开篇即以“珠玑百斛何人付”、“公有诗筒来不住”,描绘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情状,显示了对朋友文学才华的赞赏和期待。接着,“吟安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犹未暮”则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和不懈追求,尽管年岁已高,但仍旧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

诗中“秋天鸿鹄翥浮云”等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胸怀壮阔、志存高远的情操。下文“分忧制节绵万里”、“馀事文章兼七步”,则是说朋友间的相互关心和文学上的交流如同长途跋涉,彼此之间无需言语,已经心照不宣。

在“千军独扫人共惊”一段,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与友人的不同才华和地位,但都能各自展现风采,不相撞击。紧接着,“八面俱来我何惧”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泰然处之的态度。

接下来的“力扛九鼎更妥帖”、“胸蟠万卷森差互”,则是诗人自信地展示了自己的文学积累和才华,认为自己虽不及友人,但也能在文学的世界中有所建树。随后的“千言未困见纵横”、“一点不加无谬误”进一步强调了对作品质量的追求。

此后,“音谐律吕凤凰鸣”、“势薄云天鹏鸟怒”,通过音乐和自然景象的比喻,形容诗歌的韵味与气势,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紧接着,“流传应有贾客售”、“在处岂无神物护”则是期待作品能够流传后世,并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

最后一段,“公诗光焰千丈锦”、“我诗粗窘一尺布”,虽然自谦自己的诗作不如友人,但仍旧表示了对文学的尊重与追求。随后的“君侯雅志和薰风”等句,表达了对于君子的美好愿望和对圣主恩泽深厚的期待。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事业成就的憧憬。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浓郁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才华横溢、情操高尚的文人形象。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再和

年将六秩诸衰具,漏尽钟鸣行不住。

一身许国铢两轻,万里携家斗升赴。

五羊大夫习劳苦,三鳣先生嗟晚暮。

分为一世数奇人,踏遍九州多半路。

早岁尝为梁甫吟,中途已失邯郸步。

穷通有命常自乐,幽显无惭方不惧。

每读商书戒十愆,不忧汉法干三互。

奔走频惊使节光,叨逾敢叹儒冠误。

车下夺牛任客疑,水中见蟹从人怒。

怨恩肯效儿女语,正直犹希鬼神护。

平生事业在方册,将老精神弊泉布。

九重德意日边远,十万师徒关外聚。

不令圣泽皆下沾,宁免吾皇尚西顾。

上为朝廷广霖雨,下令郡邑清蒙雾。

乘轺无术漫观风,分陕维贤倚行露。

青天云雾昔曾披,绿水芙蓉今密附。

郊坰小队连后乘,燕寝清香同妙炷。

鸟雀难偕鸿鹄飞,驽骀暂逐骅骝骛。

自怜落落王平子,遇此汪汪黄叔度。

但忧温诏趣公归,荫宇不容孤迹寓。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再和制帅(其五)

武林一别几经秋,谁料同为锦里游。

蒹苇已惭瑶树倚,琼琚仍愧木瓜投。

小诗勉向忙中和,大白难禁醉里酬。

他日东南陪晤语,故应相对话刀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刘侍郎见和再用韵

大方广佛三身具,境号华严普贤住。

三千净土毛孔吞,百亿化身尘刹赴。

底事眉山迹偏显,端由象法时将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线顿开方便路。

将欲神变惊凡目,故敛光芒归窘步。

示现虽同人异见,开遮未判谁无惧。

臂力遥擎妙喜来,顶光近摄清凉互。

我来亲睹未曾有,方审传闻元不误。

阳春正值风日好,阴雨不逢雷雹怒。

入梦惟忧神鬼知,乘危暗有龙天护。

招提问路方上征,世界当空已先布。

千林寂历鸟声少,万岭奔腾云气聚。

高峰初到甫休歇,圆相俄惊成指顾。

一壶恍入物外天,五里知非世间雾。

感通咫尺捷影响,变灭须臾嗟电露。

公居福地宝岩对,身享耆年仙籍附。

两禁高辞法从班,一灯久续禅宗炷。

正始馀风独后凋,建安逸驾争先骛。

忽聆酬唱便随喜,要与见闻俱得度。

愿公且见宰官身,一宅常与轩冕寓。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同鲜于蹈夫管养正饮卫氏云亭

谁结危亭古岸头,云容水态入帘钩。

数峰岚翠欲排闼,半夜溪声碍枕流。

入坐烟霞终日秀,对床风雨一灯幽。

那知戎马纷纭际,杖屦相陪得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