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其一)

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入诗。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

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梅花(其一)》,他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欣赏。首句“吟怀长恨负芳时”流露出诗人对错过梅花盛开季节的遗憾,但梅花之美始终萦绕心头,因此“为见梅花辄入诗”。接下来两句“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描绘了雪后梅花稀疏开放的景象,既有静态的园林和水边篱落,又有动态的横斜枝头,生动展现了梅花的孤傲风姿。

“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一句,诗人认为梅花的红艳虽受人喜爱,但可能因其普遍而显得世俗;而梅花的清香则仿佛是上天的偏爱,显得格外珍贵。最后一句“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诗人以幽默的口吻,笑评胡雏(或许指北方游牧民族)也懂得欣赏梅花的香气,将其吹入乐器,增添了文化交融的趣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和独特韵味,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梅花(其三)

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

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

画工空向閒时看,诗客休徵故事题。

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梅花(其二)

几回山脚又江头,绕著孤芳看不休。

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孤静与伊愁。

任教月老须微见,却为春寒得少留。

终共公言数来者,海棠端的免包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梅花二首(其二)

孤根何事在柴荆,村色仍将腊候并。

横隔片烟争向静,半粘残雪不胜清。

等闲题咏谁为愧,子细相看似有情。

搔首寿阳千载后,可堪青草杂芳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梅花二首(其一)

宿霭相粘冻雪残,一枝深映竹丛寒。

不辞日日旁边立,长愿年年末上看。

蕊讶粉绡裁太碎,蒂疑红蜡缀初乾。

香刍独酌聊为寿,从此群芳兴亦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