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夜行好,月明白笴陂。
山光摇积雪,猿影挂寒枝。
但恐佳景晚,小令归棹移。
人来有清兴,及此有相思。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行走于自然美景中的诗句,充满了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诗人以"何处夜行好"开篇,表达了一种对夜行的向往与享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独自徜徉的孤高情怀。接着是"月明白笴陂",这里的"白"形容月亮,"笴陂"则是一种古代的道路名称,诗人借此描绘出一幅清澈明月下,宁静无人的夜行图景。
第三句"山光摇积雪",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山中积雪在月光下的柔和与静谧,而"猿影挂寒枝"则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幽深的山林氛围,猿猴的影子在寒冷的枝头摇曳,给人以一种神秘而又孤独的感觉。
"但恐佳景晚,小令归棹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景致即将消逝的担忧和不舍。"小令"指的是诗中所说的自己,"棹移"则是行走之意,这里暗示着时间不等人,美好的夜行也终究要结束。
最后两句"人来有清兴,及此有相思",表达了诗人在人迹罕至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一种清新的心情,同时也引发了一种对远方人的思念。这里的"清兴"不仅是指自然景致带来的愉悦,更深层次上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总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对夜色、山光、月白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夜行的独特体验以及内在情感的流露。它不仅是对外界美景的描绘,更是一种灵魂深处的自我对话与情感宣泄。
不详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
鱼龙动陂水,处处生波澜。
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
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阏氏黄叶落,妾望白登台。
月出碧云断,蝉声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