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黄陵断际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摆脱尘念劳心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拉紧绳子、俯下身子在事业上卖力气。
如果不经历冬天那刺骨严寒,梅花怎会有扑鼻的芳香。

注释

尘劳:佛教徒谓世俗事务的烦恼。
迥脱:远离,指超脱。
紧把:紧紧握住。

鉴赏

这首诗《颂黄陵断际禅师》由唐代诗人裴休所作,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和修行境界。

首句“尘劳迥脱事非常”,开篇即点明了脱离世俗烦恼、追求精神超越的主题。这里的“尘劳”指的是世间的琐碎烦恼和物质束缚,“迥脱”则意味着彻底摆脱、超脱凡尘。这一句强调了修行者追求的精神高度,与世俗之事格格不入,寻求的是非同寻常的境界。

次句“紧把绳头系一场”,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过程中的坚持与努力。这里的“绳头”可以理解为修行的起点或目标,而“系一场”则意味着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持续不懈的努力。这句诗暗示了修行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实践。

后两句“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修行的过程比作经历严冬的考验,只有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达到心灵的升华和智慧的觉醒。梅花在严冬中绽放,象征着在逆境中绽放出的美丽与芬芳,寓意着通过修行,最终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果实。这两句诗深化了前两句的意境,强调了修行过程中所必需的毅力与牺牲,以及最终所能收获的宝贵成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修行过程的生动描绘,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学和修行智慧,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精神上的超越与成长。

收录诗词(7)

裴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运城闻喜)。唐朝中晚期名相、书法家,浙东观察使裴肃次子。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唐穆宗时登进士第。历官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中书侍郎、宣武节度使、荆南节度使等职,曾主持改革漕运及茶税等积弊,颇有政绩。晚年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少师,封河东县子。咸通五年(864年)去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博学多能,工于诗画,擅长书法。其撰写的《圭峰禅师碑》,貌似柳体,然而风格较柳体更为遒媚劲健。其书法的传世拓本还有《定慧禅师碑》。米芾曾评价:“率意写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

  • 字:公美
  • 籍贯:河内济源(今河南济源)
  • 生卒年:791年—864年

相关古诗词

十二时歌(其一)

鸡鸣丑,愁见起来还漏逗。

裙子褊衫个也无,袈裟形相些些有。

裈无腰,裤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

比望修行利济人,谁知变作不唧溜。

形式: 古风

十二时歌(其二)

平旦寅,荒村破院实难论。

解斋粥米全无粒,空对閒窗与隙尘。

唯雀噪,勿人亲,独坐时闻落叶频。

谁道出家憎爱断,思量不觉泪沾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十二时歌(其三)

日出卯,清净却翻为烦恼。

有为功德被尘谩,无限田地未曾扫。

攒眉多,称心少,叵耐东村黑黄老。

供利不曾将得来,放驴吃我堂前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十二时歌(其四)

食时辰,烟火徒劳望四邻。

馒头□子前年别,今日思量空咽津。

持念少,嗟叹频,一百家中无善人。

来者祇道觅茶吃,不得茶童去又嗔。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