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其二)

柳翣丧容盛,江山故国遥。

清时独长往,何日重来朝。

事与秋云断,荣如晓梦消。

西风虎丘路,马鬣又嶕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柳絮纷飞,景色凄凉,遥远的江山故土在眼前。
在清明的时代独自离去,何时能再回来朝拜呢?
过去的事务已如秋天的云烟消散,荣耀如同清晨的美梦消失无踪。
西风拂过虎丘之路,马匹坟头的草又高又峻。

注释

柳翣:柳絮。
丧容:凄凉的景象。
盛:繁多。
江山:山河。
故国:故乡。
清时:清明的时代。
独:独自。
长往:长久离去。
何日:何时。
重来朝:再次回来朝拜。
事:事务。
秋云:秋天的云烟。
晓梦:清晨的美梦。
消:消失。
西风:西边的风。
虎丘路:虎丘的道路。
马鬣:马的坟头草。
嶕峣:高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司马光创作的,名为《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故国山河的深情。

"柳翣丧容盛,江山故国遥。"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春天柳絮飘零、远方家乡依稀可见的景象。柳树在春风中繁盛而又略带哀伤,江山则是作者心目中的故土,虽然遥远,但内心深处的思念如影随形。

"清时独长往,何日重来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美好时刻到来的渴望。"清时"指的是清晨或是清静的时光,"独长往"意味着时间在独自流逝,而作者却无法挽留。"何日重来朝"则是诗人对于过去无法复返的无奈与期待。

"事与秋云断,荣如晓梦消。"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世事比作易逝的秋云和转瞬即逝的早晨梦境,表达了对荣华富贵不可长久、易如过眼云烟的感慨。

"西风虎丘路,马鬣又嶕峣。" 最后两句则是通过具体的景象——西风和虎丘路,以及形容马鬃的词汇,来描绘出一幅行走在秋风中、马儿鬃毛被风吹得蓬乱的画面,这也许是诗人旅途中的真实写照,同时也象征着生命力的奋力与坚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刻到来的渴望。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其一)

璿玑敷帝命,金节护边兵。

尽付将军制,真为儒者荣。

扶摇方上击,濛汜忽西倾。

罢市人相吊,纷纷满百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侍读王文公挽歌二首(其二)

杖底潜蛇影,门阴集戴鵀。

玉楼新记就,石椁旧铭沈。

箧有封峦札,籯无遗子金。

寂寥封马鬣,秋色净松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侍读王文公挽歌二首(其一)

石室书编富,金华讲席重。

荐神归博洽,鸣玉称雍容。

贰负累囚象,尸臣古瑑踪。

老成今已矣,咨访欲谁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故侍读学士张公哀辞二首(其二)

凶梦歌洹水,妖巢集戴鵀。

未尝馀俸禄,无以具衣衾。

袁涣分仓谷,翁归赐府金。

佗年纯固传,宁使令名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