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莘老移知南京

稚年曾未睹风标,瀚海初闻拔俊髦。

国子先生曾并席,蓬莱学士看挥毫。

量涵万顷沧溟阔,气吐千寻太华高。

述性妙思穷孔孟,指南馀藻屈雄褒。

谈经落落鉴遒铎,飞步仙仙踏海鳌。

忠力敢前轻履尾,刚肠一决快吹毛。

归来有意成陶赋,谪去无言吊楚骚。

志不下人宁碌碌,时非知我但嚣嚣。

吴江春水寻幽寺,越岭秋风听怒涛。

宣室鬼神灵语断,长安钟鼓梦思劳。

广陵南隔迷桑梓,泗水东来照节旄。

威憺四隅消警吠,惠流比屋乐耕缫。

真仙应祝通时泽,朽骨平冤息夜号。

潇洒幅巾忘梦觉,清凉丈室笑熏膏。

淮阳大节孤尤峻,吏部雄材晚更豪。

滥使执经称弟子,虚烦解榻下功曹。

曾迷马祖山前鹿,顿悟华亭水底篙。

细札忽闻更屏翰,高牙俄见列弓刀。

照回天子今方晤,怒拂龙颜昔未遭。

屈指陪京非久驻,太平功业待伊皋。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翻译

幼时未曾见识风采,初次听说他拔萃群英。
国子先生曾同桌共席,蓬莱学士看他挥洒笔墨。
他的才情如大海般广阔,气质如华山般崇高。
他的思想深邃,妙思连孔孟,评价极高。
谈论经书见解独到,如同仙人跨海踏浪。
忠诚勇敢,敢于直言,毫不畏惧。
归乡后有志写田园诗,贬谪时默默吟唱楚辞。
志向不凡,不甘平庸,时运不济却心静如水。
在吴江春水边寻找幽寺,越岭秋风中倾听怒涛。
宣室神灵对话已断,长安钟鼓入梦令人疲倦。
广陵南边桑梓迷茫,泗水东流映照旌旗。
威严消除四方警戒,恩惠普及家家户户。
真仙般的德行应受时代赞美,冤魂得以安息。
在清静的书房忘却梦境,享受着清凉的氛围。
晚年淮阳的节操更显峻峭,吏部的雄才更显豪迈。
误以为弟子执经,实则虚名,徒增烦恼。
曾迷失于马祖山前鹿群,华亭水底一篙顿悟。
接到新的任命,立刻放下笔墨,拿起武备。
如今皇帝正与他相见,昔日未曾触怒龙颜。
屈指算来,京城并非久留之地,期待他建立太平功业。

注释

稚年:幼时。
风标:风采。
瀚海:大海。
拔俊髦:拔萃群英。
国子先生:国子监官员。
蓬莱学士:学者。
量涵:才情包容。
太华:华山。
指南:指导。
屈雄褒:高度赞扬。
谈经:谈论经书。
飞步:快速行走。
海鳌:海中巨龟。
轻履尾:轻视小节。
吹毛:比喻小事。
陶赋:田园诗。
楚骚:楚辞。
宁碌碌:不甘平凡。
嚣嚣:纷扰不安。
幽寺:隐秘寺庙。
怒涛:汹涌波涛。
宣室:汉代宫殿。
梦思劳:入梦困扰。
广陵:地名。
节旄:旗帜。
警吠:警犬吠声。
比屋:家家户户。
通时泽:普施恩泽。
息夜号:停止哀号。
幅巾:头巾。
梦觉:梦醒。
丈室:书房。
熏膏:香气。
淮阳:地名。
吏部:官署。
滥使:误用。
解榻:让座。
马祖山:地名。
华亭:地名。
篙:竹竿。
屏翰:笔墨。
高牙:武将的仪仗。
天子:皇帝。
龙颜:帝王之容。
太平功业:太平盛世的功绩。
伊皋:古代贤臣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为孙莘老赴任南京而作的赠别诗,表达了对孙莘老才华横溢、品格高尚的赞美,以及对他未来仕途的期许。诗中通过描绘孙莘老早年的卓越才情,如国子监的同席、蓬莱学士的风采,展现了他深厚的学识和气度。诗人还以孔孟为喻,赞扬他的深刻见解和高尚情操,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刚正不阿的性格。

诗中提到孙莘老在学术上的精深造诣,以及他在谈论经义时的从容和超凡能力,暗示他将在南京任职期间有所作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孙莘老被贬谪的同情,以及对他志向的肯定,认为他不会因困境而消极,反而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孙莘老在南京的生活,如游览吴江、越岭听涛,以及他在宣室的神灵对话和长安的梦境,都寓含了对他的祝福和期待。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孙莘老在南京能实现太平功业的信心,以及自己对孙莘老未来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期待的送别诗,展示了曾丰对孙莘老的高度评价和深厚友谊。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汪永丰被荐解组还朝

等之土蒲同,他岂不云便。

顾宁图此君,曾不鄙吾县。

小折彭泽腰,仰看督邮面。

何以剸尔繁,胸次刚百练。

何以活尔癃,笔下丹九转。

堂上琴昼弹,境中枕宵奠。

那知彼魏相,不谓吾宓贱。

物议任物情,处之以无辩。

吾事尽吾心,持之以无倦。

木秀风必摧,水清石自见。

论定无后言,政成有公荐。

万万字民心,聊复书四卷。

概之六经然,意视文更善。

掇置黄麻中,专美学士院。

万万字民功,聊复碑一片。

概之舆议然,实视声更羡。

掇置青编中,专美循吏传。

行车气骎骎,卧辙心恋恋。

中牟满考回,太傅独班见。

采珠有相酬,怀玉毋自衒。

我以无聊归,兹其不胜羡。

已已长杜门,行行稳乘传。

相望道何脩,相送足何殿。

缺然物将诚,聊尔诗当饯。

形式: 古风

送陈次毕刘德钦王才卿赴省

梅花争送君出乡,兰花争迎君入场。

两花之意岂不厚,非与喜机适相当。

集英对罢燕闻喜,红迎紫送馀桃李。

问燕无恙相识初,与莺莫逆半酣里。

中年得意非少同,未老更下不朽工。

气驱万物挫于笔,舌挽三江吞以胸。

形式: 古风

送陈待制自富沙移守京口

殿上旧开医国口,闽中新出活人手。

亘野桑麻水旱馀,连村烟火兵戈后。

饥得以食寒得衣,召为之父杜为母。

公为民赋闵雨诗,民为公立遗爱碑。

古人祈天剪爪尔,今守祷佛燃臂谁。

充其不忍寖以大,德之难忘特其微。

东闽人怪去何遽,南徐人怪来何暮。

油然无心出岫云,去来迟速随所寓。

汉相无人不曰归,韦贤未老何时去。

形式: 古风

送陈通卿赴省

闽南江西人,蓬梗适相会。

妙龄华发身,气味适相爱。

问其先世谁,意者了翁派。

肯学喜文章,绰有风流在。

自馀锻鍊方,犹鼓我炉鞴。

自馀组织工,犹勘我机械。

一投百无牾,始契终不外。

漕台开棘围,非金必沙汰。

也为八韵谐,辄擅诸生最。

明年动春官,再捷惊晚辈。

御楼昼刻长,入赴集英对。

危言撄龙鳞,稳步踏鹏背。

倘来幸勿骄,归学远且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