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充满禅意的山水画卷。郁从周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巧妙融合。
首句“白云护招提,帝子逃禅处”,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白云缭绕的山中寺庙,仿佛是帝王遁世修行之所,隐喻着远离世俗纷扰的理想境界。接下来,“钟声杂笙簧,玄迹埋烟雾”两句,通过钟声与音乐交织,以及玄妙的足迹被烟雾掩盖,进一步渲染了神秘而宁静的环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超然物外的禅意。
“井邑多嚣諠,物外还成趣”对比了喧闹的市井与幽静的山林,强调了后者独特的趣味和吸引力。接着,“宁知岩壑水,不为空山住”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即使在无人居住的山中,水流依旧欢快地流淌,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一朝惊长安,四海相驰骛”描绘了某种历史事件或变革带来的震动,人们纷纷奔向长安,象征着对权力中心的向往与追逐。而“千年王气间,溪流自朝暮”则将时间的跨度拉长,强调了自然规律的恒常与人类历史的短暂。
“岸芷青未已,楼阁空轩翥”通过描绘青翠的岸边小草与空旷的楼阁,展现了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暗示了繁华背后的空虚。最后,“遗芬渺难攀,岁宴劳予顾”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以及岁月流逝、难以挽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