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冯皋谟在秋天探访荆山悟空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禅宗哲学的融合之美。
首联“野客聊乘秋兴馀,白云重访旧禅庐”,开篇即以“野客”自居,表达了诗人随性而行,不拘一格的个性。秋日的余兴,引他再次踏上寻访禅寺的旅程,白云仿佛是引导者,引领他回到往昔静谧的修行之所。
颔联“溪边路失冲泥后,谷口寒生入夜初”,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间小径上的景象。经过一番跋涉,道路因雨水冲刷变得难辨方向,夜幕降临时,山谷中寒气渐浓,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颈联“清供爇檀茶未熟,幽篁匝径叶全疏”,进一步展示了悟空寺内的生活场景。清雅的供品上点燃着檀香,茶尚未煮沸,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四周是茂密的竹林,夜色中竹叶稀疏,更添了几分幽静与神秘。
尾联“来游悟得空门意,一笑浮生万事虚”,总结了诗人此次探访的感悟。通过这次旅行,他似乎领悟到了佛教中关于空性的深刻含义,对人生有了更加超脱的认识。最后以一个微笑结束,既是对自我顿悟的肯定,也是对世间万物虚幻本质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禅宗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自然与禅学中寻求心灵平静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