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梵宫百尺同云护,渐白满苍苔路。

破腊梅花□早露。

银涛无际,玉山万里,寒罩江南树。

鸦啼影乱天将暮,海月纤痕映烟雾。

修竹低垂孤鹤舞。

杨花风弄,鹅毛天剪,总是诗人误。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翻译

高高的梵宫被云雾环绕,渐渐地,白茫茫的覆盖在青苔小路上。
腊月的梅花带着早上的露水开放。
无边的银色浪涛,万里如玉的山峦,寒冷笼罩着江南的树木。
乌鸦的叫声扰乱了天空,天色即将入暮,海上升起的月亮在烟雾中留下细小的痕迹。
修长的竹子低垂,一只孤独的鹤在其中翩翩起舞。
柳絮在风中飞舞,仿佛鹅毛般轻盈,这一切都可能是诗人的错觉。

注释

梵宫:寺庙。
苍苔:青苔。
腊梅:冬季开花的梅花。
早露:早晨的露水。
银涛:泛着银光的波涛。
玉山:形容雪后的山峦。
海月:海边的月亮。
烟雾:朦胧的雾气。
修竹:高大的竹子。
孤鹤:孤独的鹤。
杨花:柳絮。
鹅毛天剪:形容雪花轻盈如鹅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景图。开篇“梵宫百尺同云护,渐白满苍苔路”写出一座古刹被高大的云雾所环抱,而地面上覆盖着厚重的苔藓,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映射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意境。接着“破腊梅花早露”则突出了秋天的特有景象,梅花在寒风中开放,露珠挂满,更增添了几分凄美。

下片“银涛无际,玉山万里,寒罩江南树”中的“银涛”形容流水如同白银一般,“玉山”则是对远处山峦的美誉,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景观描绘得壮丽而又清幽。接着“鸦啼影乱天将暮,海月纤痕映烟雾”写出了傍晚时分,乌鸦啼叫声中天色渐暗,而那轮明月仿佛在烟雾中留下了细微的光痕,这是对时间和光线变化的精妙捕捉。

末两句“修竹低垂孤鹤舞。杨花风弄,鹅毛天剪”则转向静谧的园林景象,修长的竹叶随风摇曳,而孤独的鹤在空中飞翔;同时,杨花被风吹动,如同细小的刀片在天际飘舞,这些形象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情怀。

最后“总是诗人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感悟与个人情绪之间微妙关系的反思,似乎是在暗示诗人的情感投入和艺术夸张之间的界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流逝、季节更迭的深刻感受,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审美情趣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72)

李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 字:重光
  • 号:钟隐
  • 生卒年: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馀上苑风光。

粉英含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留残月,当年得恨何长。

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想见,如梦懒思量。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歌子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飏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相见欢(其一)

林花谢了春红,太悤悤。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形式: 词牌: 相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