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飞弟归荆南

往在东堂时,唯汝年尚少。

木枪斗群儿,竹弓射飞鸟。

今来跨鞍马,昂然丈夫表。

入门恍莫识,与语意方了。

脱汝来时装,夜阑酌清醥。

当歌喜未定,感旧色已悄。

念我三年官,自裹衣中麨。

东去尽勾吴,北行薄全赵。

汝亦上岷峨,大江穷浩渺。

一年两附书,皮筒到家少。

那知此相遇,乾鹊果前兆。

我性本齐缓,汝资诚楚剽。

相逢各相规,一月语连晓。

忆汝初结发,读书先尉缭。

谓须壮执殳,单于垒时挑。

岂期尚羁旅,但存双目瞭。

我恨缘诗穷,赁屋隘而湫。

尚容三尺床,使汝眠奥穾。

二升籴禄粟,丑婢羹荼蓼。

时时得鹑兔,傍灶亲燔燎。

才为十日欢,邻里厌烦扰。

朝来著戎服,数匝丝绦绕。

辞我出门去,归袖风矫矫。

还家对寒食,渚宫闻雉鷕。

想见阿颂君,把卷倚丛筱。

弟妹乘羊车,堂前走相嬲。

何当总见之,缓我归思杳。

汝归与俱来,繁台及秋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送子飞弟归荆南》,通过描述诗人与弟弟子飞分别时的情景和对未来的思念,展现了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

诗中首先回忆了兄弟小时候一起玩耍的场景,如使用木枪斗群儿、竹弓射飞鸟,充满了童年的欢乐与纯真。随着年龄的增长,兄弟各自成长,子飞如今骑着骏马,展现出男子汉的风采。诗人对弟弟的变化感到既惊喜又感慨,邀请他夜晚相聚,共饮清酒,分享彼此的故事。

接着,诗人回顾了自己与弟弟的离别与重逢,以及三年间各自的经历。弟弟远赴岷峨,穿越大江,历经艰辛。尽管通信不易,但兄弟之间的情感并未因此而淡漠。诗人对弟弟的牵挂之情溢于言表,希望未来能再次相聚,共同度过时光。

诗中还提到了兄弟之间的相互规劝,以及对弟弟学习和成长的期待。诗人回忆起弟弟初结发时,便已展现对军事知识的兴趣,希望他能成为英勇的战士。然而,现实却让弟弟经历了长时间的漂泊,仅存一双明亮的眼睛。诗人对自己因追求诗歌而陷入困境表示遗憾,但依然愿意提供一个温暖的家,让弟弟能够休息和享受生活。

最后,诗人描绘了弟弟离开时的场景,以及诗人对弟弟归来的期盼。他想象着弟弟归来后,与家人团聚的温馨画面,以及未来的相聚时刻,这将缓解诗人内心的归思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体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赠邹医

华陀一卷世不留,玉函三十龙宫收。

奇方异诀上帝求,稚川肘后真悠悠。

东京仲景儒家流,韵疏思密岂自由。

妙技乃与俞跗侔,后来继之有髯邹。

二子天授非人谋,内经岁久误弗雠。

髯独覃思穷披搜,草木寒温脉沉浮。

如磁取铁无虚投,朅来游梁自高邮,翰林杂试推君优。

天廷锡带涂精镠,我穷羁旅古汴沟。

有妇抱病柴门幽,巫医百请不颔头。

卒然邀君为停辀,决去沉痾如决疣。

自言不取千金酬,只求一诗当琳璆。

高风绝艺两罕俦,我才不迨前人羞。

祝君尚壮勉勿休,自致名誉倾公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津上人蜗舍

昔在焦居士,野宿蜗牛庐。

今津又继之,结草王城居。

容膝审易安,盖头无复馀。

心澄动境寂,意远陋室虚。

我家数亩田,荒荟自垦除。

茆檐正如此,日入归荷锄。

一朝寓华屋,慨然念村墟。

疵物傥有激,投老同归欤。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夏日过中寂堂

苦热倦中夜,黎明与鸡兴。

匪云事干谒,庶以逃炎蒸。

驾言城东庐,停轨日未升。

白簟帷薄縠,青盆水寒冰。

凉飙从天来,一扫槃中蝇。

聊除咂肤厄,谅岂棕拂能。

揽衣念归去,谓是天候澄。

超视尚午景,世故何相仍。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送蜀僧潮音归乡

野水有善溉,山云忽为霖。

古来出世士,亦有利物心。

上人成都来,袈裟尘土侵。

两屦踏京国,一钵提丛林。

诸公握手旧,孰不低垂簪。

尚陋汤休诗,肯鼓庭兰琴。

独说众妙行,听者开烦襟。

我作五字偈,弥天识潮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