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符台卿李伯承出使东藩(其一)

汉宫春色照兰台,符节分曹右掖开。

司马长卿词客幸,东方曼倩侍臣才。

海滨城阙浮槎下,天上风云拥传来。

无那故人常伏枕,论诗还为一衔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符台卿李伯承出使东藩的情景,以汉宫春色与符台卿的使命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首句“汉宫春色照兰台”以汉宫春色象征符台卿的使命之庄严与荣耀,兰台则暗指其官职之尊贵。接着“符节分曹右掖开”,通过描述符台卿在朝廷中的地位和职责,进一步凸显其使命的重要性。

“司马长卿词客幸,东方曼倩侍臣才”两句,运用典故,将符台卿与古代文士司马相如、东方朔相提并论,既赞美了符台卿的文采与才能,也暗示了其出使任务的复杂与艰巨,需要兼具文韬武略。

“海滨城阙浮槎下,天上风云拥传来”描绘了符台卿出使途中的景象,海滨城阙与浮槎的意象,既展现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也寓意着使者肩负的重任如同天上的风云,不可小觑。

最后,“无那故人常伏枕,论诗还为一衔杯”表达了对符台卿出使前友人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期待,希望友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借酒抒怀,分享彼此的思念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符台卿出使情景的细腻描绘,不仅赞颂了他的才华与勇气,也寄托了诗人对其安全归来的深深祝愿。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赠符台卿李伯承出使东藩(其二)

春风紫禁日朝天,帝宠东藩奉使年。

直省月临三殿出,轺车星度九河悬。

绨袍忽动青云色,华发逾惊白雪篇。

莫道古人霄汉少,如君侍从总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除夕

夜色萧条雪满庭,唯应浊酒见漂零。

关门忽散真人气,沧海还高处士星。

一自倦游拚谢客,遂因移疾罢传经。

春风明日长安道,依旧王孙草又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其一)

华顶苕荛四望开,正逢萧瑟气悲哉。

黄河忽堕三峰下,秋色遥从万里来。

北极风尘还郡国,中原日月自楼台。

君王傥问仙人掌,愿上芙蓉露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其三)

太华高临万里看,中原秋色更漫漫。

振衣瀑布青云湿,倚剑明星白日寒。

东走峰阴摇砥柱,西来紫气属长安。

自怜綵笔惊人在,只尺天开谒帝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