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夜色萧条雪满庭,唯应浊酒见漂零。

关门忽散真人气,沧海还高处士星。

一自倦游拚谢客,遂因移疾罢传经。

春风明日长安道,依旧王孙草又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夜色萧条雪满庭,唯应浊酒见漂零。”以雪满庭院的寒冷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种孤寂与落寞的氛围,诗人借酒自慰,似乎在漂泊中寻找一丝温暖与慰藉。

颔联“关门忽散真人气,沧海还高处士星。”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关门象征着人生的闭合与结束,而“真人气”则代表了真挚的情感与精神追求。沧海与处士星则寓意着广阔的天地与高尚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

颈联“一自倦游拚谢客,遂因移疾罢传经。”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旅程,面对疲惫与厌倦,选择告别尘嚣,放弃繁琐的事务,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里的“谢客”既指辞别世俗的纷扰,也暗含对知识与学问的暂时放下。

尾联“春风明日长安道,依旧王孙草又青。”诗人想象着未来的美好,春风拂过长安的大道,王孙(贵族子弟)的草地又将绿意盎然。这不仅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生命不息、希望常在的乐观态度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除夕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其一)

华顶苕荛四望开,正逢萧瑟气悲哉。

黄河忽堕三峰下,秋色遥从万里来。

北极风尘还郡国,中原日月自楼台。

君王傥问仙人掌,愿上芙蓉露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其三)

太华高临万里看,中原秋色更漫漫。

振衣瀑布青云湿,倚剑明星白日寒。

东走峰阴摇砥柱,西来紫气属长安。

自怜綵笔惊人在,只尺天开谒帝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其四)

徙倚三峰峰上头,萧条万里见高秋。

莲花直扑青天色,玉女常含白雪愁。

树杪云霾沙漠气,岩前日晕汉江流。

停杯一啸千年事,不拟人间说壮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殷太史正甫至自太山为赠

明堂天子昔登坛,御道风流拥汉官。

海色迥临三观动,春阴不散五松寒。

白云忽向封中出,玉牒谁从箧里看。

此日满朝求禅草,相如早晚入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