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前冈见毁松有感(其一)

夹道松阴若剪齐,前人种得几多时。

曾经行客频相恋,试问乡翁总不知。

暗引风声号绿野,密留云影挂苍枝。

今人惠物能如否,祇有摧残樵牧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道路两旁的松树阴凉整齐得像被修剪过一样,这些树是前人种植了多少年呢。
过往的旅人常常对这些树木产生爱恋之情,但询问当地的老者却无人知晓详情。
它们静静地引导着风声,在绿色的原野上传播,密密地留下云影在苍老的树枝上挂着。
现在的人们还能不能像这样慷慨赠予,恐怕只有砍柴放牧的孩子们能感受到这种恩惠了。

注释

夹道:道路两旁。
松阴:松树下的阴凉。
若:好像。
剪齐:修剪得整齐。
几多时:多少年。
行客:过往的旅人。
频相恋:常常产生爱恋。
乡翁:当地的老者。
总不知:无人知晓。
暗引:静静地引导。
风声:风的吹动声。
号:传播。
绿野:绿色的原野。
挂:留下。
今人:现在的人们。
惠物:慷慨赠予。
能如否:还能做到吗。
祇有:恐怕只有。
摧残:破坏。
樵牧儿:砍柴放牧的孩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道路两旁昔日松树成荫的景象,诗人感慨这些整齐如修剪过的松树是前人花费了多少时光精心种植的。行人过往常常对这美景流连忘返,然而询问当地老者,他们却对此历史一无所知。松林在风中低语,仿佛在诉说着绿色田野的故事,而浓密的云影则挂在枝头,增添了神秘与静谧。诗人反思,今日之人是否还能像古人那样珍视和保护这样的自然遗产,恐怕只有樵夫牧童才会留意并可能予以破坏。整体上,这首诗寓言了对环境变迁和文化遗产流失的忧虑,以及对人们尊重自然的呼唤。

收录诗词(131)

赵善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前冈见毁松有感(其二)

当年种植到于今,用力虽劳用意深。

巨荫已容车马过,盘根宁畏雪霜侵。

两行冠剑大夫职,十万旌旗勇士林。

烈日流金路无尽,此时方识古人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过清江怀莫谦父

春来乘兴泛孤篷,棹影频移鉴影中。

昨夜忽添三寸雨,今朝尤喜一帆风。

桃红李白年年好,水绿青山处处同。

屈指归时花未老,一樽携手过湖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叶宰

暂时行李已堪忧,况是经年成漫游。

三月晓风红扫地,一犁春雨绿盈畴。

从教征袖尘埃满,赖有新诗箧笥收。

桃李主人能好事,未归谁复叹淹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莫谦父韵

扁舟昨夜过黄州,准拟篮舆作胜游。

卷地骇风回岸脚,扑天惊浪打船头。

一尊欲访东坡隐,两鬓难禁宋玉秋。

江上乱山云色重,却疑眉黛锁闲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