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

水怪潜幽草,江云拥废居。

雷惊空屋柱,电照满床书。

竹瓦风频裂,茅檐雨渐疏。

平生沧海意,此去怯为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水中的怪物隐藏在深邃的水草中,江面上的云朵环绕着荒废的住处。
雷声在空荡荡的房屋支柱间回响,电光映照着堆满床的书籍。
竹制的瓦片被风吹得频繁破裂,茅草屋的屋檐渐渐被雨水冲刷稀疏。
一生心怀壮志如翻腾的沧海,这次离开却害怕变成弱小的鱼儿。

注释

水怪:水中传说中的奇异生物。
潜:隐藏。
幽草:深邃的水草。
江云:江面上的云彩。
拥:环绕。
废居:废弃的住所。
雷惊:雷声使…惊恐。
空屋柱:空荡房屋的支柱。
电照:闪电照亮。
满床书:床上堆满了书籍。
竹瓦:用竹子制作的瓦片。
风频裂:频繁地被风撕裂。
茅檐:茅草屋顶的边缘。
雨渐疏:雨水逐渐变得稀疏。
平生:一生。
沧海意:像沧海一样广阔的志向或情感。
此去:这次离开。
怯为鱼:害怕变成弱小的鱼,比喻失去勇气或变得卑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给夜晚带来的骚动与恐惧。"水怪潜幽草,江云拥废居"一句通过水怪的出现和江云的聚集营造出一种超自然的氛围,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家园被破坏的担忧。"雷惊空屋柱,电照满床书"则形象地描绘出了雷声如同巨手撕裂天际,而电光则如同突然点亮了夜中的书卷,使得平静的夜晚变得充满了不安。

接下来的"竹瓦风频裂,茅檐雨渐疏"表现了自然界的动荡与破碎,不仅屋顶的竹瓦在狂风中断裂,连草制的屋檐也无法挡住雨水的渗透。这些景象都极力地表达了一种被动摇和破坏的感觉。

最后两句"平生沧海意,此去怯为鱼"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平生的壮志与现在面临的困境,表露了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和恐惧之情。"此去"意味着从今往后的生活,而"怯为鱼"则是用《庄子》中的故事来比喻自己,如同大海中的小鱼,不再有能力去抵御外界的冲击。

整首诗通过对夜雨景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悲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力感。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奉和窦容州

明公莫讶容州远,一路潇湘景气浓。

斑竹初成二妃庙,碧莲遥耸九疑峰。

禁林闻道长倾凤,池水那能久滞龙。

自叹风波去无极,不知何日又相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放言五首(其一)

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

五斗解酲犹恨少,十分飞盏未嫌多。

眼前雠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

死是等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放言五首(其二)

莫将心事厌长沙,云到何方不是家。

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竹枝待凤千茎直,柳树迎风一向斜。

总被天公沾雨露,等头成长尽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放言五首(其三)

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

纵使被雷烧作烬,宁殊埋骨飏为尘。

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

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