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莫将心事厌长沙,云到何方不是家。
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竹枝待凤千茎直,柳树迎风一向斜。
总被天公沾雨露,等头成长尽生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境界。"莫将心事厌长沙"表达了诗人对于流年不居,心无所系的态度,长沙不过是一片广阔的土地,而不是束缚心灵的地方。"云到何方不是家"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根漂泊的情怀,无论云去何处,都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宿。
"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两句展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学习渔父(渔民之父)的生活方式,以及形容饭菜的美味如同神鸟般诱人,这里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生活、原始美好的追求。
"竹枝待凤千茎直,柳树迎风一向斜"描绘了诗人对于高洁和自由的向往。竹枝直立,等待着凤凰(比喻高贵之物)的到来,而柳树则随风轻轻摇曳,这两者都象征着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总被天公沾雨露,等头成长尽生涯"则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以及生命力与自然界同在的境界。诗人感到自己正如植物般,在天地间不断成长,直到生命结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情操。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
纵使被雷烧作烬,宁殊埋骨飏为尘。
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
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安得心源处处安,何劳终日望林峦。
玉英惟向火中冷,莲叶元来水上乾。
宁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三十年来世上行,也曾狂走趁浮名。
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
乞我杯中松叶满,遮渠肘上柳枝生。
他时定葬烧缸地,卖与人家得酒盛。
朝从空屋里,骑马入空台。
尽日推閒事,还归空屋来。
月明穿暗隙,灯烬落残灰。
更想咸阳道,魂车昨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