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其五)

南山有高楼,青云可俯践。

楼上有佳人,当年惯识面。

忽觉在他乡,绰约思目见。

绿绮无知音,心长曲未遍。

青云在山头,将去还复恋。

人生不如云,欲见万里远。

恃有青铜镜,与君各分半。

忽来双鲤鱼,白璧何足羡。

形式: 古风

翻译

南山上有一座高高的楼,云端可以轻易触及。
楼上住着一位美丽的女子,过去常见她的容颜。
忽然感到身处异乡,她那倩影令我思念。
绿绮琴却无人能懂我的心意,曲子还未弹完。
青云依旧在山巅,离去时仍依依不舍。
人生比不上云的自由,想要见到千里之外。
幸亏有青铜镜,愿与你分享一半的映照。
突然收到书信如双鲤鱼,洁白的美玉又怎能相比。

注释

高楼:高耸的建筑物。
青云:比喻高远的天空。
佳人:美女。
当年:过去。
绰约: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绿绮:古代名琴。
青铜镜:古代铜制镜子。
双鲤鱼:古代书信的代称,形似两条鱼。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思念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对高楼、青云和佳人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在诗中,“南山有高楼”开篇就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而“青云可俯践”则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神秘感。紧接着,“楼上有佳人,当年惯识面”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心中的那个人,是一个曾经非常熟悉的存在。

诗人随后流露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思念之情,“忽觉在他乡,绰约思目见”表达了即使身处异乡,也无法摆脱对佳人的思念。而“绿绮无知音,心长曲未遍”则更深了一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不尽的怀旧之情。

在后半部分,“青云在山头,将去还复恋”一句,似乎预示着诗人对那份美好记忆的依恋。而“人生不如云,欲见万里远”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表达,似乎是在说人生的短暂与云的自由相比,更显得珍贵和渺小。

最后两句,“恃有青铜镜,与君各分半。忽来双鲤鱼,白璧何足羡”则是对一种超自然力量的寄托,也许是在表达一种割舍不了的情感,即使是拥有可以通向对方世界的宝物,也比不上心中所思之人的重要。

整首诗通过对高楼、青云和佳人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又不失深情与怀旧,是一首集美好与哀愁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其四)

孟冬寒气至,蟋蟀入床下。

我早索衣裘,妇尚系裙布。

时序倏改变,悽惨感霜露。

姑老远行役,鞠子谁乳哺。

夜半山壑移,人生况旅寓。

伤心重伤心,江空岁华暮。

形式: 古风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其三)

月冷岸葭苍,风劲山木震。

捣砧谁家妇,声急心绪紊。

为问声何哀,声声怨时运。

何许从英皇,苍梧叫虞舜。

形式: 古风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其二)

白云古树杪,下有山人家。

与君曾读易,探索入圣涯。

盘桓坐白石,汲泉烧鼎茶。

至今山中儿,羡我两客嘉。

客去不复来,屋上凝朝霞。

有时抚孤琴,猿鹤听无哗。

何当赋招隐,共驾青牛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其一)

苒苒岁月晚,悠悠美人思。

皎皎在天月,娟娟落水涯。

相思何所寄,日莫折琼枝。

哀鸿翅翎短,苦为稻粱縻。

愿言化为云,长与龙相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