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梁驿

崎岖江北道,复此渡淮水。

策马向广原,苍茫见帝里。

葱葱绿树陵,郁郁紫云起。

日炤城上楼,寒鸦飞高埤。

原野何萧条,旷望弥百里。

当时侯与王,此地常累累。

今惟负贩人,亭午倚虚市。

空然八尺躯,短褐饥欲死。

当时兴王佐,未遇亦如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濠梁驿》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描绘了诗人行经濠梁驿时所见之景及对历史的感慨。

首句“崎岖江北道,复此渡淮水。”描绘了诗人行经的艰难道路和渡过淮水的情景,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着“策马向广原,苍茫见帝里。”写出了诗人骑马前行,远眺京城的景象,表达了对京城的向往之情。

“葱葱绿树陵,郁郁紫云起。”描绘了绿树覆盖的山陵和紫色云雾升起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日炤城上楼,寒鸦飞高埤。”则通过阳光照耀城楼和寒鸦在高处飞翔的画面,展现了京城的繁华与宁静并存的景象。

“原野何萧条,旷望弥百里。”描述了广阔的原野上一片荒凉,视野开阔,延伸至百里之外的景象,与前文的繁华形成对比,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当时侯与王,此地常累累。”提到往昔的帝王将相在此地留下了许多遗迹,强调了历史的痕迹。

最后,“今惟负贩人,亭午倚虚市。”写出了如今只有贩卖货物的人在中午时分倚靠在空荡的集市中,与前文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空然八尺躯,短褐饥欲死。”描绘了一个瘦弱的身躯穿着简陋的衣服,饥饿难耐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时代的贫苦与艰辛。“当时兴王佐,未遇亦如此。”以历史上的贤臣辅佐君主为例,即使在不被重用的情况下,生活也充满了困苦,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20)

归有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字:熙甫
  • 籍贯:江苏昆山
  • 生卒年:1506~1571

相关古诗词

淮阴侯庙

吾如淮阴祠,清槐荫朱户。

当时长乐宫,千载有馀怒。

五年战龙虎,结束在肉俎。

旁力赴功名,功成良自苦。

形式: 古风

舟阻沽头闸陆行二十馀里到沛县

上沽下沽头,有如百里隔。

曲河见舟樯,相去只咫尺。

舍舟遵平途,马蹄生羽翮。

麦穗垂和风,披拂盈广陌。

吾闻江北人,终年饥无食。

吾来江北地,每喜见秀麦。

行行野树合,已到古沛驿。

汉帝遗原庙,屋瓦残青碧。

龙化已千秋,鸡犬如昨昔。

欲寻歌风处,闾里乱遗迹。

今人泗水上,犹树歌风石。

形式: 古风

徐州同朱进士登子房山

入舟忽不乐,呼侣登崇丘。

子房信高士,祠处亦清幽。

俯视徐州城,黄河映带流。

青山如环抱,一发悬孤州。

河流日侵齧,淼淼洞庭秋。

鸟犬争死人,冈陇多髑髅。

使者沉白马,守臣记黄楼。

叹我亦何为,空尔生百忧。

生民随大运,孰能知其由。

睹此名邦旧,怀古思悠悠。

壹自徐堰王,独有青山留。

刘、项亦何在,子房空运筹。

但从赤松子,不用待封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自刘家河将出海口风雨还天妃官二首(其一)

到海忽雷雨,高云起崔巍。

纷披船幕湿,错落酒杯飞。

波浪半天黑,神龙助风威。

探遐方未极,初意遂已非。

无缘觐海若,稽首乞天妃。

愿为一日晴,令我揽光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