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冈书院四景诗(其四)

土筑低墙草结庵,寻常爱客伴清谈。

地炉有火汤初沸,布被无寒梦亦酣。

风卷翠松鸣晚笛,雪飘疏竹响春蚕。

闭门不管荣枯事,坐傍梅花读二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诗人朱熹以“隆冈书院四景诗(其四)”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书院内的一角生活。首句“土筑低墙草结庵”,以简朴的建筑环境开篇,暗示了书院的朴素与自然融合的氛围。接着,“寻常爱客伴清谈”一句,点明了书院不仅是学习之地,更是朋友间交流思想的场所,体现了人文精神的追求。

“地炉有火汤初沸,布被无寒梦亦酣”两句,生动描绘了冬日里温暖的场景。地炉的火光映照着初沸的热水,不仅驱散了寒冷,也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布被下的主人公似乎在梦中也能感受到这份温暖,暗示了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风卷翠松鸣晚笛,雪飘疏竹响春蚕”则将视线转向室外,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晚风中翠绿的松树仿佛吹奏着悠扬的晚笛,而雪花飘落于稀疏的竹林间,又似春蚕咀嚼桑叶的声音,既展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生命的生生不息。

最后,“闭门不管荣枯事,坐傍梅花读二南”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在闭门独处的时刻,诗人选择远离尘世的纷扰,静坐于梅花旁,阅读《诗经》中的篇章,追求心灵的纯净与高雅。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书院内宁静和谐的生活场景,以及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心境,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德兴县叶元恺家题

葱汤麦饭两相宜,葱暖丹田麦疗饥。

莫道儒家风味薄,隔邻犹有未炊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过飞泉岭

梯云石磴羊肠绕,转壑飞泉碧玉斜。

一路风烟春淡泊,数声鸡犬野人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游灵石

百尺楼台九叠山,个中风景脱尘寰。

危亭势枕苍霞古,灵石香沾碧藓斑。

佳景每因劳企仰,胜游未及费跻攀。

何当酬却诗书债,遂我浮生半日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岱山岩访陈世德光同年

一钱一剑出新州,五柳凭谁添酒筹。

岱壑何嫌松共老,碧波偏向桂招游。

不为身后百年计,自是人间第一流。

我欲门前张雀网,先将车辙到山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