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石

百尺楼台九叠山,个中风景脱尘寰。

危亭势枕苍霞古,灵石香沾碧藓斑。

佳景每因劳企仰,胜游未及费跻攀。

何当酬却诗书债,遂我浮生半日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游览灵石的经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心灵体验。首句“百尺楼台九叠山”便营造出一种高远、壮丽的自然景观,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接下来,“个中风景脱尘寰”一句,直接点明了此处风景的非凡之处,仿佛远离了世俗的喧嚣,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美好。

“危亭势枕苍霞古,灵石香沾碧藓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游览地的自然风貌。危亭与苍霞相依,灵石上覆盖着碧绿的苔藓,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古老,也暗示了游览地的历史沉淀和神秘气息。通过“香沾”一词,诗人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佳景每因劳企仰,胜游未及费跻攀”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这两句既是对游览过程的描述,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何当酬却诗书债,遂我浮生半日闲”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在忙碌的生活中寻得片刻宁静的愿望。通过游览自然,诗人希望能够暂时摆脱书斋中的束缚,享受片刻的悠闲时光,这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岱山岩访陈世德光同年

一钱一剑出新州,五柳凭谁添酒筹。

岱壑何嫌松共老,碧波偏向桂招游。

不为身后百年计,自是人间第一流。

我欲门前张雀网,先将车辙到山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汪大猷归里

濯濯才华耀禁林,翩然忽起故园心。

九天得请恩方重,一舸东归春未深。

照眼湖山非昨梦,及时诗酒合同襟。

不应便作真狂客,讲殿行思听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汪端彦听雨轩

诗问池堂春草梦,何如风雨对床诗。

三薰三沐事斯语,难弟难兄此一时。

为母静弹琴几曲,遣杯同举酒千卮。

苏公感寓多游宦,岂不临风尚尔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金榜山

陈场老子读书处,金榜山前石室中。

人去石存犹昨日,莺啼花落几春风。

藏修洞口云空集,舒啸岩幽草自茸。

应喜斯文今不泯,紫阳秉笔纪前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