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纸歌

云门路上山阴雪,中有玉人持玉节。

宛委山里禹馀粮,石中黄子黄金屑。

剡溪剡纸生剡藤,喷水捣后为蕉叶。

欲写金人金口经,寄与山阴山里僧。

手把山中紫罗笔,思量点画龙蛇出。

政是垂头蹋翼时,不免向君求此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风景画面,并融入了对书法和佛经的追求。开篇“云门路上山阴雪,中有玉人持玉节”两句,以诗意象设定了一个神秘而又清冷的环境,"玉人"形象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而"持玉节"则暗示了一种仪式或者礼制的存在。

接下来的“宛委山里禹馀粮,石中黄子黄金屑”两句,通过对古代圣王禹和道家仙人黄子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深度与历史感。"禹馀粮"可能指的是禹稷之功,即治水有成,而"石中黄子黄金屑"则是对道家炼丹术的一种描绘,表达了一种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

“剡溪剡纸生剡藤,喷水捣后为蕉叶”两句,是对诗人书写场景的细腻描绘。"剡溪"之水清澈可用来浸制纸张,而"剡纸"则是特指用于书法的高品质纸张;"喷水捣后为蕉叶"则可能是一种特殊的造纸工艺,使得纸张拥有类似于香蕉叶的韧性。

“欲写金人金口经,寄与山阴山里僧”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经典的尊崇和向往,以及希望将这些经文传递给山中寺庙里的僧侣。"金人金口经"可能指的是用黄金书写的佛教圣言,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真理。

“手把山中紫罗笔,思量点画龙蛇出”两句,则是对诗人书法艺术追求的展现。“紫罗笔”在古代被视为上等的书写工具,而"思量点画龙蛇出"则表明诗人的书法已经达到了能够生动描绘出龙蛇形态的境界。

最后“政是垂头蹋翼时,不免向君求此物”两句,可能是在用一种隐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对于高品质纸张的迫切需求。在古代,"垂头蹋翼"常用来比喻书写或读书之时的专注与投入。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也展现了其对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的深厚情怀。

收录诗词(242)

顾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字:逋翁
  •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 籍贯:唐朝海盐

相关古诗词

哭从兄苌

洞庭违鄂渚,袅袅秋风时。

何人不客游,独与帝子期。

黄鹄铩飞翅,青云叹沈姿。

身终一骑曹,高盖者为谁。

从驾至梁汉,金根复京师。

皇恩溢九垠,不记屠沽儿。

立身有高节,满卷多好诗。

赫赫承明庭,群公默无词。

草木正摇落,哭兄鄱水湄。

共居云阳里,轗轲多别离。

人生倏忽间,旅衬飘若遗。

稚子新学拜,枯杨生一枝。

人生倏忽间,精爽无不之。

旧国数千里,家人由未知。

人生倏忽间,安用才士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谅公洞庭孤橘歌

不种自生一株橘,谁教渠向阶前出。

不羡江陵千木奴,下生白蚁子,上生青雀雏。

飞花檐卜旃檀香,结实如缀摩尼珠。

洞庭橘树笼烟碧,洞庭波月连沙白。

待取天公放恩赦,侬家定作湖中客。

形式: 古风

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郎

道路五千里,门阑三十年。

当时携手人,今日无半全。

咏题官舍内,赋韵僧房前。公登略彴桥,况榜龙■船。

远寺吐朱阁,春潮浮绿烟。

鹓鸿翔邓林,沙鸨飞吴田。

诸子纷出祖,中宵久留连。

坐客三千人,皆称主人贤。

国士分如此,家臣亦依然。

身在薜萝中,头刺文案边。

故吏已重叠,门生从联翩。

得罪为何名,无阶问皇天。

出门多岐路,命驾无由缘。

伏承诸侍郎,顾念犹迍邅。

圣代逢三宥,营魂空九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望初月简于吏部

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

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

全移河上影,暂透林间缺。

纵待三五时,终为千里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