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行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春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

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

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

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

满庭荡魂魄,照庑成丹渥。

烂熳簇颠狂,飘零劝行乐。

时节易晼晚,清阴覆池阁。

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长安百花盛开的季节,景色适宜轻盈和欢乐。
每个人都买酒畅饮,到处都能听到音乐声。
春风吹拂整夜,细雨在黎明洗涤万物。
红色的花朵探出墙头,雪光映照着楼角。
深紫色的花香在松竹间回荡,远处的黄色花朵环绕篱笆。
面对道路,心中充满愁绪,轻烟又该寄托在何处?
满院的灵魂被震撼,光芒洒满走廊,如丹霞般绚丽。
疯狂的盛开,飘落的花瓣劝人及时行乐。
时光匆匆,清冷的阴影覆盖了池塘和楼阁。
只有安石榴在窗前,能安慰这份寂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春天的繁华景象,风格轻快,意境鲜明。诗人通过对百花时节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欢乐而又不经意的生活场景。

“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两句生动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快乐心情和喜庆氛围。春天的夜晚,微风轻拂,细雨润物,不仅让花朵更加鲜艳,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愉。

“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这一对比,既形象地描绘了春日暖阳下的景色,又通过对色的运用,增添了一份生动与立体感。花开得如火焰般热烈,而屋檐上的积雪却犹如轻纱一般柔和。

“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植物色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春天自然界的丰富色调,也透露出了一种淡雅脱俗的情怀。紫色的花朵与黄色的花落,在诗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这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对即将逝去的春天某种无法抗拒的哀愁和无奈。春光易逝,而诗人的情感又似乎随着轻烟飘散,寻找着寄托之所。

“满庭荡魂魄,照庑成丹渥。”这里则是对室内外景色的描绘,通过对光线的刻画,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温馨又神秘。诗人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享受。

“烂熳簇颠狂,飘零劝行乐。”这一段落中的词汇选择充满了动感和生机,让读者仿佛能听到花瓣轻舞的声音,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中快乐时刻的热爱与推崇。

“时节易晼晚,清阴覆池阁。”春天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黄昏。诗人通过描写夕阳下的景色,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自然界中光与影的美妙变化。

“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这样的日子里寻找的一丝宁静与慰藉。通过对安石榴这种静谧而古朴事物的描写,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世俗纷扰的心灵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生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成功地将长安春天的繁华与静谧交织成一幅流丽的画卷,让读者在阅读中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难得的美好。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西山兰若试茶歌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馀。

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形式: 古风

观云篇

兴云感阴气,疾足如见机。

晴来意态行,有若功成归。

葱茏含晚景,洁白凝秋晖。

夜深度银汉,漠漠仙人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观柘枝舞二首(其一)

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

神飙猎红蕖,龙烛映金枝。

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

翘袖中繁鼓,倾眸溯华榱。

燕秦有旧曲,淮南多冶词。

欲见倾城处,君看赴节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观柘枝舞二首(其二)

山鸡临清镜,石燕赴遥津。

何如上客会,长袖入华裀。

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

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