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崔司空伤姬人

昔时南浦别,鹤怨宝琴弦。

今日东方至,鸾销珠镜前。

水流衔砌咽,月影向窗悬。

妆匣悽馀粉,熏炉灭旧烟。

晚庭摧玉树,寒帐委金莲。

佳人不再得,云日几千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昔日南浦分别,鹤的哀鸣触动了珍贵的琴弦。
今日太阳从东方升起,鸾鸟的镜子前已不见踪影。
流水在台阶上低语,月光映照在窗户上。
妆盒里剩下的香粉,熏炉中的烟雾已消散。
夜晚庭院中玉树凋零,寒冷的帐幕中金莲孤单。
美好的人儿再也不能相见,这样的遗憾已延续千百年。

注释

昔时:从前。
南浦:古代送别的地方。
鹤怨:鹤的哀鸣象征离别之苦。
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
鸾销:鸾鸟镜子的消失,象征失去伴侣。
水流衔砌咽:流水声仿佛在诉说。
月影向窗悬:月光照在窗户上的景象。
妆匣:存放化妆品的盒子。
悽馀粉:剩余的香粉,暗示女子的孤独。
熏炉:燃香的器具。
旧烟:过去的烟雾,指往日的香气。
晚庭:夜晚的庭院。
玉树: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
金莲:象征贵重物品。
佳人:美女。
云日:时光如云般流逝。
几千年:形容时间长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凄美哀艳的意境,通过对昔日别离和今日重逢场景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和对失去的佳人的深深怀念。

“昔时南浦别”一句直接带出了往事,南浦之别,鹤怨宝琴弦,是对过往美好的回忆。而“今日东方至”则是现实与过去的对照,鸾销珠镜前,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美好时光的不再。

“水流衔砌咽”、“月影向窗悬”两句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忧郁的情景。自然界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水和月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来表达情感的意象。

“妆匣悽馀粉”、“熏炉灭旧烟”则是室内景象的描写,通过化妆匣中剩余的脂粉和熏炉中的香气,隐喻出过往生活的遗迹和记忆的消散。

“晚庭摧玉树”、“寒帐委金莲”两句则是对室外景象的描绘,晚风摧折了庭院中的玉兰,寒夜之中,金莲被弃置。这些意象都传达出一种凋零与孤寂。

“佳人不再得”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哀伤和对逝去美好的无奈。而“云日几千年”则是时间的长河,美好如同云烟一般消散在漫长的岁月中,无从追寻。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怀旧之情的诗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无限眷恋。

收录诗词(34)

杨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 籍贯:弘农华阴(今属陕西)
  • 生卒年:650年-692年

相关古诗词

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

遁甲爰皇里,星占太乙宫。

天门开奕奕,佳气郁葱葱。

碧落三乾外,黄图四海中。

邑居环若水,城阙抵新丰。

玉槛昆崙侧,金枢地轴东。

上真朝北斗,元始咏南风。

汉君祠五帝,淮王礼八公。

道书编竹简,灵液灌梧桐。

草茂琼阶绿,花繁宝树红。

石楼纷似画,地镜淼如空。

桑海年应积,桃源路不穷。

黄轩若有问,三月住崆峒。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和酬虢州李司法

唇齿标形胜,关河壮邑居。

寒山抵方伯,秋水面鸿胪。

君子从游宦,忘情任卷舒。

风霜下刀笔,轩盖拥门闾。

平野芸黄遍,长洲鸿雁初。

菊花宜泛酒,浦叶好裁书。

昔我芝兰契,悠然云雨疏。

非君重千里,谁有惠双鱼。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和骞右丞省中暮望

故事閒台阁,仙门蔼已深。

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

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

年光摇树色,春气绕兰心。

风响高窗度,流痕曲岸侵。

天门总枢辖,人镜辨衣簪。

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送刘校书从军

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

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

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

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

风雨何年别,琴尊此日同。

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