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骞右丞省中暮望

故事閒台阁,仙门蔼已深。

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

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

年光摇树色,春气绕兰心。

风响高窗度,流痕曲岸侵。

天门总枢辖,人镜辨衣簪。

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翻译

在闲适的楼阁中展开故事,仙门幽深而宁静。
古老的篇章通过复道窥见,云帘笼罩着庄重的气氛。
冬去春来,葭草灰烬象征时节变换,北斗星斗柄指向春天来临。
年华如光影摇曳在树梢,春意盎然围绕着兰花心。
风吹过高窗,痕迹延伸到弯曲的岸边。
天门犹如中枢,人镜清晰分辨出衣饰的细节。
傍晚时分,南宫寂静,清雅的乐音从瑶华中振荡而出。

注释

故事:叙述或传说。
閒台阁:闲适的楼阁。
仙门:仙境之门。
蔼已深:幽深宁静。
旧章:古籍或历史篇章。
复道:双层通道。
云幌:云一般的窗帘。
肃重阴:庄重阴凉。
玄律:冬季。
葭灰变:芦苇灰烬象征冬去。
青阳:春天。
斗柄临:北斗星斗柄指向。
年光:时光。
摇树色:光影摇曳树梢。
春气:春意。
兰心:兰花中心。
风响:风吹声。
流痕:水痕。
天门:天宫之门。
总枢辖:掌控中心。
人镜:如镜子般能照见人影。
辨衣簪:分辨衣饰。
日暮:傍晚。
南宫:宫殿。
瑶华:美玉般的乐音。
振雅音:发出优雅的音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意境。"故事閒台阁,仙门蔼已深"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回顾和对仙境的向往,这里的“故事”指的是历史的积淀,而“仙门”则是对超凡脱俗生活的一种渴望。

"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中,“旧章”可能指古代的典籍或历史文书,“窥复道”则是在探讨这些古老知识的过程中,寻找古人智慧的影子。"云幌"和“肃重阴”共同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接下来的"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中的“玄律”可能指天文学上的星辰运行规律,“葭灰变”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事物变化的一种描绘。而“青阳斗柄临”则是夜空中北斗的景象。

"年光摇树色,春气绕兰心"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年光”即时间流逝,而“摇树色”则指随着四季变换而变化的自然景象。"春气绕兰心"则是对春天生机勃勃氛围的描写。

"风响高窗度,流痕曲岸侵"中的“风响”和“流痕”都是一种动态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自然界中生生不息的声音和景象。

"天门总枢辖,人镜辨衣簪"这两句则是对宇宙秩序和人类世界的一种比喻。"天门"可能指的是天空或宇宙的入口,而“人镜”则可能是诗人用来审视自身与内心世界的工具。

最后,"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中,“日暮”和“南宫静”共同描绘出一种黄昏时分的宁静景象。而“瑶华振雅音”则是对这宁静之中的美好音乐或声音的一种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4)

杨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 籍贯:弘农华阴(今属陕西)
  • 生卒年:650年-692年

相关古诗词

送刘校书从军

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

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

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

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

风雨何年别,琴尊此日同。

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此地倾城日,由来供帐华。

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原野烟氛匝,关河游望赊。

白云断岩岫,绿草覆江沙。

诏赐扶阳宅,人荣御史车。

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烟霞。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途中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

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游废观

青幛倚丹田,荒凉数百年。

犹知小山桂,尚识大罗天。

药败金炉火,苔昏玉女泉。

岁时无壁画,朝夕有阶烟。

花柳三春节,江山四望悬。

悠然出尘网,从此狎神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