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其一)

寥寥高秋气,凉风激中庭。

明星一何的,皓月复泠泠。

清夜使心悲,幽人起屏营。

罗帷徐动摇,丹镫发寒荣。

短歌易慷慨,伏枕通鸡鸣。

伴侣稍稍单,独立非其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感怀(其一)》。诗中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首句“寥寥高秋气”,点明了季节背景,秋天的空气显得格外清冷,给人以空旷之感。“凉风激中庭”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凉意,风在庭院中吹拂,带来一丝丝寒意。接着,“明星一何的,皓月复泠泠”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天空,明亮的星星和皎洁的月亮映入眼帘,它们的光芒在夜空中闪烁,既美丽又孤寂。

“清夜使心悲,幽人起屏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自身孤独处境的感慨。接下来,“罗帷徐动摇,丹镫发寒荣”描绘了室内的情景,轻柔的罗帷随风轻轻摇曳,红色的灯发出微弱而温暖的光芒,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温馨。

“短歌易慷慨,伏枕通鸡鸣”则展示了诗人的思绪随着歌声起伏,直到鸡鸣声响起,时间悄然流逝。最后,“伴侣稍稍单,独立非其情”表达了诗人渴望有人陪伴的心情,独自一人显得格外孤单。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秋夜美景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孤独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渴望。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感怀(其二)

四海一流览,为乐遽何央。

经传有因依,大雅未沦亡。

知名自前代,骋翰各专场。

微音可通灵,新辞协宫商。

绮丽漫星陈,江河郁纵横。

岂不多苦心,世士竟茫茫。

中原二三子,春秋足翱翔。

离别致仓卒,千载不相当。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怀(其三)

明珠出大海,豫章擢清云。

宗臣开国功,王佐难其群。

公朝日举士,愚者甘不闻。

披褐玩明时,骋翰流华芬。

分适中自谐,知己俟其真。

磬折难为容,弹冠各有人。

谁令君独往,踟蹰失要津。

形式: 古风

感怀(其四)

明堂飨元祚,称岁朝京师。

侵晨宴鸾台,日夕宿兰池。

翩翩佳公子,三五相追随。

十千平乐酒,羽爵何参差。

长歌激清风,顾眄生光辉。

秉我径寸翰,兴文一如飞。

旁人徒嗷嗷,匹侣当自知。

离别难预图,乐往自成悲。

仰观素雪流,俯见朱华披。

弃置安足陈,亡没无还期。

百年譬影响,倏忽谁能持。

形式: 古风

感怀(其五)

在我游帝京,冯宠私自奇。

当年值数子,无复新相知。

中原一顾眄,凌厉有馀姿。

用身常苦拙,此志安得施。

浮沉托大道,四海一栖迟。

时俗溺鄙议,长往不可追。

愿言反初服,白日且逶迤。

酒中念故人,千载为等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